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吉炳軒強調:開展學習實踐活動 抓好春耕備播工作
2009-04-17 11:16:5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焦明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17日訊 省委書記吉炳軒近日到綏化、齊齊哈爾、大慶市調研時強調,要紮紮實實開展好第二批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全力抓好春耕生產,確保全年糧食豐收,抓住植樹造林的大好時節,全面掀起綠化龍江大地的高潮,加快現代交通網絡和水利工程設施建設,為全省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14日至16日,吉炳軒同志先後深入到綏化市蘭西縣博藝亞麻發展有限公司、紅光鄉義豐村手工紡織經紀人張大琴家,青岡縣龍鳳玉米開發有限公司、民政鄉公平村五型農業示范區和玉米高產創建現場,安達市先源鄉友誼牧場、貝因美乳業有限公司,明水縣格林工業園、三精工業園,齊齊哈爾市拜泉縣新生鄉小廬山流域治理區、豐產鄉整潔村,大慶市肇州縣肇融集團、肇州鎮壯大村循環農業示范點,肇源縣和平鄉玉米膜下滴灌項目、大慶羅姆斯制衣有限公司,訪企業,入村屯,與廣大乾部群眾坦誠交流,認真了解基層的生產生活情況,開展了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

  在蘭西縣博藝亞麻發展有限公司、肇州縣肇融集團和大慶羅姆斯制衣有限公司,吉炳軒同志在認真了解了生產經營情況後指出,在我國麻制品比棉制品歷史悠久得多,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紡織經驗,應該很好地繼承。現在要不斷拓寬市場,關鍵是在質量與印染工藝上下功夫,做到做工精致,穿著舒適。我們的紡織品質量很高,但不能滿足於賣原料,而要賣面料。白坯布價格低,經過印染、制衣的工序,價格就會往上翻。紡織服裝行業要主動向上海、江浙一帶學習,引進先進設備,掌握一流技術,提高市場競爭能力。要積極開展合作,共同開發市場。

  在明水縣格林工業園、三精工業園、拜泉縣豐產鄉整潔村,吉炳軒同志認真察看了企業園區建設狀況,還走進農戶張國有、張宏鎖家中,詳細詢問他們的生活情況。看到企業的發展帶動了當地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他指出,企業不僅自身要加快發展,而且要利用技術、管理、人纔等各方面的優勢,發揮好帶動和促進作用,實行企鄉共建,增強大企業所在地的城鎮聚集效應,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探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路子。新農村建設的當務之急是解決好泥草房改造問題。要探索新機制,可以成立農房開發公司,還可以搞幾家農戶合作、集資,一戶一戶地解決。要推進農村電氣化,搞幾個試點村,新建的房屋要電纜入戶,用電取暖做飯,移風易俗,提高農村生活質量。他強調,各市縣一定要以當前正在開展的第二批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動力,加快構建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紮紮實實地進行。要著力解決好思想認識、發展思路、具體措施和工作作風問題,特別是要解決好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要在思想上堅持以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牢固樹立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牢固樹立改革創新的思想觀念,牢固樹立求真務實的思想觀念。要通過學習實踐活動,理清科學發展的思路。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發展主要是發展經濟,要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做到統籌兼顧,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協調發展、和諧發展。發展緩慢是我們的主要矛盾,有許多問題都是因為發展緩慢、實力不夠造成的。怎樣堅持從實際出發,找准優勢,發揮優勢,趨利避害,揚長避短,努力做到又好又快發展、更好更快發展,理清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思路,這是首先要解決好的問題。思想一定要再解放,眼界一定要再開闊,也要有點膽量和氣魄,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找出一條好的發展路子來。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要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讓人民群眾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真切而實在的實惠。在學習實踐活動中要廣泛聽取群眾意見,認真了解群眾需求,根據各地的條件和能力,認認真真地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通過學習實踐活動,要做到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上水平,就是能更好發展、更快發展,做到好中有快、快中有好,把好和快統一起來。得實惠,就是使人民群眾在生產生活上,能夠得到實實在在的幫助,見到實實在在的利益。辦好事、辦實事,也要辦到點子上,把好鋼用到刀刃上。要有利於生產發展,有利於生活改善,有利於群眾生產經營,能夠通過勤勞致富較快發展起來。特別是要抓住當地群眾最關心、最迫切的現實問題,集中力量,優先解決。


 

  在安達市先源鄉友誼牧場、貝因美乳業有限公司、青岡縣龍鳳玉米開發有限公司、肇州鎮壯大村循環農業示范點、肇源縣和平鄉玉米膜下滴灌項目調研時,吉炳軒同志強調,有效應對金融危機,不要縮手縮腳,認准的大項目、好項目,要大膽去乾。有了好項目,堅持三五年,一定見成效。搞養殖也好、加工也好,不能一遇到困難,就殺豬賣肉、宰牛倒奶,那樣既賠本錢,又傷農戶。要靠信心渡過難關,靠智慧搶抓機遇,靠質量佔領市場。現在看,我們有很多有利條件,農業也有很多潛力,一項玉米大棚育苗技術,就提高了發芽率,延長了無霜期,搶來了農時,提高了產量。農時至為重要,直接關系到備春耕的質量。抓好備春耕生產,確保適時播種、一播全苗,是當前全省農村工作的首要任務。應對危機,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最關鍵的就是要把農業穩住、把糧食穩住。穩住了農業,就穩住了根本;穩住了糧食,就穩住了關鍵。農業、糧食穩住了,豐收了,市場就能繁榮,人心就會安寧,社會就可穩定,我們就可以從容應對困難和風險。無農不穩,糧豐業興,這是被歷史證明了的真理。黑龍江是產糧大省,在保證國家糧食安全上承擔著重要責任,必須下決心把糧食生產搞好。應對金融危機需要抓好糧食生產,黑龍江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也需要抓好糧食生產。搞好『八大經濟區』規劃和『十大工程』建設,都需要打牢農業這個基礎。東西兩大平原農業綜合開發區、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首要的一條就是要把糧食生產搞上去,提高產量、品質和效益。發展農業產業化,抓好農產品深度加工、綠色食品、肉蛋奶制品等,糧食是基礎。糧食上不去,其他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不論形勢怎麼變化,抓好糧食生產什麼時候都不能變。糧食生產季節性很強,特別對黑龍江來說,是一季定全年,也是一月定全年。一定要抓緊抓好春耕春種這一個來月時間,爭取適時早播、一播全苗,努力做到苗足苗壯,為奪取全年糧食豐收打下基礎。一定要立足於抗旱奪豐收、抗災奪豐收,不存任何僥幸心理,把備春耕的各項工作做牢靠、做紮實。

  在青岡縣蘆河鎮民權村,頂著七級大風,吉炳軒同志和省市陪同人員一起參加了植樹造林,他揮動鐵鍬,不停不歇,種下一棵又一棵樟子松。在拜泉縣新生鄉小廬山流域治理區,望著大片大片的人工綠化林,捧起烏黑烏黑的林間腐殖土,吉炳軒同志感慨萬端,他說,黑龍江要是都像拜泉這樣,全省生態就會是一片新氣象。他握著植樹模范王樹清的手說,你辦了件大好事,用行動和成果證明黑龍江人工造林完全能成功,人們會世世代代記住你。吉炳軒同志指出,省委省政府決定,用三到五年的時間,大規模地植樹造林,完成龍江大地平原綠化的任務,這是認真總結植樹造林經驗和林木生長規律得出來的結論。植樹造林,特別是營造片林和林帶、林網,必須集中時間,一次成林,沒有整體規模不行。今年栽幾棵,明年栽幾棵,不但成不了林,而且成活率很低。必須要打整體戰、規模戰。不乾則已,要乾就要集中力量乾成。各地在規劃和栽種時,綠化一條路、一方田、一片灘或栽植一片林,一定要一次成林,不能零敲碎打。年年栽樹不見樹,表面上看是個管護問題,實際上是對林木生長的規律認識不夠的問題,人工造林的方法不對的問題。這幾年在植樹造林上花的功夫要大一些,等基本成了規模,越往後工作量就越小。一定要做好今年的宣傳發動和組織協調工作,形成非常熱烈的氛圍,真正做到全民動員、全民參與。植樹造林一靠栽,二靠管,就是要高質量地栽好,認真精心地管護好。栽種不認真,馬馬虎虎,應付差事,成活率就極低,也是勞民傷財,瞎耽誤功夫。規劃有了,樹苗有了,群眾也組織起來了,就要嚴把質量關。對每一棵樹都要認真去栽,嚴格質量檢查。切忌聲勢很大,效果很差。在質量的要求上,一定要很嚴很嚴。樹木栽上,管護要同時跟上,在決定栽樹的同時,就要把管護的措施、手段拿出來。吉炳軒同志強調,核心和實質問題是植樹造林的積極性、主動性問題,也就是政策問題。要想把人民群眾植樹造林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就要把政策制定好、落實好,要把責權利統一起來,做到誰栽誰有、誰管護誰得利。如果不把權益問題解決好,栽種者和管護者得不到利益,植樹造林的成效就會大打折扣。要把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深入推進下去。特別是黑龍江林木生長緩慢,幾十年後纔能見到效益,就更應該把政策問題解決好。他指出,植樹造林的季節,也是春耕備播的季節,農業生產和林業生產交織在一起。一定要科學安排、統籌兼顧,做到兩不誤、雙勝利,都要圓滿完成任務。

  在明沈一級公路任民至肇州段施工現場,全程察看了98公裡施工路段,並聽取有關負責同志匯報後,吉炳軒同志高度贊揚了交通部門廣大乾部職工出大智、流大汗、乾一番大事業的豪邁熱情與犧牲精神。他強調,我們要用三年時間,集中力量狠抓交通建設,構建黑龍江鐵路運輸、公路運輸、空中運輸和江河水運的立體交通網絡,以適應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公路建設今年是關鍵年,也是全面鋪開的決戰年,高速公路、農村公路、等級公路都已全線鋪開。全省人民群眾都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這一宏大工程建設。這個基礎條件打好了,我們的經濟社會就具備了加速發展的條件。同時,這對拉動內需,保增長、保穩定,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也是最佳的選擇。搞好公路建設是全省的事,也是全社會的事。黑龍江要加快發展,等靠要不行,要靠我們自己積極主動、艱苦努力。不論是上項目,搞工業建設、產業化建設,還是修高速公路、鄉村公路,都要靠我們自己奮斗,都要打主動仗。國家給錢,我們要乾;國家不給錢,我們也要乾。我們要牢固樹立自己努力去打翻身仗的指導思想。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這八個字要叫響,要發揚光大。凡是各級地方需要承擔的任務,必須要下決心完成。交通建設涉及征地、拆遷、植樹、用工等方方面面問題,路修到哪裡,就涉及到哪裡,就會有問題出現、矛盾發生。要保證工程的順利進行,就必須要協調處理好在工程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特別是群眾的利益問題。要加強教育,講明政策,顧全大局,同時也要合情合理地解決所涉及到的群眾的切身利益問題。各地一定要把工作做具體、做紮實。

  綏化、齊齊哈爾、大慶市主要負責同志和省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陪同調研。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於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