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2月12日在黑龍江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徐衍東
各位代表:
現在,我向大會報告全省法院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會議人員提出意見。
一、2003年全省法院主要工作
過去的一年,全省法院在各級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及最高法院的正確領導、有力監督和大力支持下,努力實踐『公正與效率』主題,全面落實司法為民要求,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績。
(一)大力加強審判工作,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堅持服務大局的政治方向,從突出服務重點、強化服務措施、增強服務效果出發,制定並實施了《關於為『努力快發展、全面建小康』提供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務的若乾意見》。共審結和執行各類案件351377件,結案標的額236億元。其中,審結一審刑事案件22670件,判處發生法律效力的有罪人犯25789人,依法宣告無罪75人,重刑面為25.4%,涉及黑社會性質犯罪、殺人、搶劫、盜竊等嚴重影響人民群眾安全感的犯罪21269件,鞏固了『嚴打』整治斗爭成果;涉及合同詐騙、走私、制假、售假等經濟犯罪334件,審結各類民事案件218907件,同比上昇0.9%,涉及婚姻家庭、侵權等糾紛案件126731件,涉及房地產開發、國企改革、知識產權、金融債券、涉農、涉外等合同糾紛和破產案件92176件,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審結各類行政訴訟案件4462件,辦理非訴行政執行案件23000件,依法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和支持了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執結各類案件86832件,執行標的額78.4億元,案件執結率75%,同比上昇2個百分點,促進了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實現。
(二)多措並舉便民利民,積極落實為民宗旨。根據最高法院司法為民的要求和省委開展利民行動的精神,制定並實施了20條便民、利民措施,真正把司法為民作為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要求。著力改進立案信訪工作,普遍設立了立案大廳,完善了便民設施,加強了訴訟指導和訴訟風險提示工作,健全了信訪接待制度,對97000餘人次的群眾來訪做到了熱情接待,妥善處理。暢通申訴渠道,對當事人的申訴做到有訴必理,聽證處理,先後有5449件案件依法啟動了再審程序。加強司法救助,為盲、聾、啞、未成年刑事被告人,依法指定援助律師;對下崗職工、低保失業人員、危困企業等經濟確有困難的當事人,減緩免收訴訟和執行費1673萬元,切實保護了弱勢群體的訴訟權利。加大調解力度,堅持把訴訟調解貫穿於民事審判的始終,盡量多做教育疏導工作,力促雙方達成合意,通過一審調解結案78199件,佔一審民事結案總數的65.6%。推行繁簡分流,依法擴大簡易程序適用范圍,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151872件,佔一審調解結案總數的67.9%,同比上昇0.6個百分點。
(三)紮實進行教育整頓,力加強隊伍建設。把『兩風』建設作為法院隊伍建設的治本之策,在抓好學習教育和問題查擺的基礎上,堅持真改、真管、真處,由省法院領導帶隊,組成7個工作組,對各中院和部分基層院進行明查暗訪,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嚴肅查處,公開通報了16起典型案件,有198人受到警告以上處分,有26人被調離審判或執行崗位。堅持用乾事的人、用能乾成事的人、用抓落實的人、用善於抓落實的人。認真執行《法官法》和《黨政領導乾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制定並實施了《關於加強全省法院領導班子後備乾部隊伍建設的意見》和《關於做好乾部監督工作的意見》,對法官的選任和領導乾部的推薦、考察、選拔嚴格把關,堅持了正確的用人導向。堅持分級負責、分工負責、層層負責、人人負責、認真負責和責任追究。進一步落實工作責任制,在已處理的198人中有86人因工作失職、失察分別被處以警告、記過、記大過或撤職處分。加強領導班子、司法作風和長效機制建設,制定了加強領導建設的11條措施和9項制度,下發了《關於加強司法作風建設的指導意見》,僅省法院就建立和完善了47項管理制度。通過狠抓教育整頓活動,形成了人心思進、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四)深入開展司法檢查,認真解決突出問題。把加大監督管理力度作為重要手段,從指導思想、審判作風、審判質量與效率、『十三種不得有』行為四個方面,明確標准,強化措施,深入開展了公正與效率司法大檢查。共檢查各類案件20263件,發現有問題案件483件,已全部得到糾正。積極開展集中清理超期羈押和超審限案件活動,清結超審限或超執限案件4666件,其中刑事超期羈押案件全部清結(死刑復核程序、死刑上訴核准程序的不計在內),如期完成了最高法院確定的目標。大力加強監督和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環節,認真落實審限管理、案件評查、責任追究等制度,嚴把案件質量關;主動向各級黨委、人大匯報司法大檢查情況,進而取得領導、監督和支持;凡是領導機關交辦的案件全部納入督辦重點,其中各級人大交辦的2083件案件,都做到了依法認真審理,及時報告;全面落實省人大檢查民訴法執行情況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認真整改查出的問題。通過采取上述措施,全省法院重審改判的比率同比降低了3.7個百分點。
(五)不斷深化法院改革,努力保障公正司法。把革除機制弊端、創新工作方式作為確保公正與效率的有效途徑,對《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綱要》的實施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不斷總結,逐步深化了各項改革措施。嚴格執行新的證據規則,按照公開舉證、質證、辯論、認證和裁判的要求,強化了庭審功能;擴大簡易程序的適用范圍,積極推行普通程序簡化審理,使審判效率有所提高;統一法律文書樣式,尤其是規范了簡易程序裁判文書的制作,明確制作要點,增強了裁判文書的說理性和公信力;實行審判工作流程管理,較好解決了審判管理中存在的隨意性問題;在執行裁決權和實施權分開行使的基礎上,實行執行裁決合議庭評議制度,擴大執行聽證范圍,使執行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開展了法官職業化建設試點工作,在法官任職審核、配備法官助理、實行書記員單獨序列管理等方面進行了探索。
(六)傾力夯實基層基礎,整體推進法院工作。圍繞提高基層司法和工
作水平,大力加強思想教育,深入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引導廣大法官強化大局意識,樹立為民宗旨,端正司法指導思想。加強業務培訓,三年一個輪次的續職培訓任務圓滿完成,走在了全國法院的前列。加強人民法庭建設,共審結各類案件72907件,佔全省法院一審結案總數的32.2%。改善物質裝備條件,在各級黨委、人大和政府的關懷支持下,為83個中級、基層法院建成了計算機局域網,還為貧困地區的30個法院改善了常規物質裝備。由於重視和加強了基層工作,推動了全省法院整體工作的進步,共有72個集體、62名個人受到省級以上表彰。其中,大慶市薩爾圖區法院、紅興隆農墾法院,哈爾濱市道外區法院民一庭庭長趙慶令、伊春市烏馬河區法院院長孫玉琴、龍江縣法院執行局局長張曉紅分別被最高法院授予『全國模范法院』、『全國模范法官』稱號。張曉紅還被評為『中國傑出青年衛士』和『中國法官十傑』。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全省法院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是:個別法官為大局服務的自覺性不強,少數法官沒有完全樹立起權利為本、權利在民的觀念,忽視了對當事人訴訟權利的保護;『打官司難』還沒有完全解決,裁判不公、程序違法、效率不高、『執行難』等問題依然存在;有的法官紀律松弛、作風不端,甚至違法辦案,徇私枉法;有些法官的政治、業務素質難以適應新形勢對審判工作的要求;少數基層法院、人民法庭管理薄弱,司法水平不高,物質裝備條件落後。對於這些問題,我們一定高度重視,盡力加以解決。
二、2004年全省法院工作意見
今年,是我省的招商引資年和環境治理年。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大力實施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需要依法調整的經濟關系和其他社會關系越來越廣泛,社會各界對公正與效率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全省法院的任務更加艱巨,責任更加重大,難度與日俱增。根據全國高級法院院長會議、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全省政法工作會議精神,省法院黨組研究確定,2004年要牢牢把握公正為民這條主線,把公正主題和為民宗旨貫穿於審判工作的始終。總體要求是: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統領,牢牢把握公正為民這條主線,努力解決『打官司難』的問題,立足審判實踐公正為民,深化改革促進公正為民,提高素質保障公正為民,狠抓基層落實公正為民,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快老工業基地振興步伐,推進我省『努力快發展、全面建小康』的歷史進程,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和優質的法律服務。
(一)堅持以大局為己任實踐公正為民,強化服務到位、保障有力的審判職能。繼續貫徹『嚴打』方針,建立健全經常性『嚴打』機制,重點打擊嚴重危害群眾安全感的暴力犯罪、侵財犯罪和黑惡勢力犯罪,嚴厲打擊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的犯罪和貪污、賄賂等職務犯罪,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為發展營造穩定的社會環境;妥善審理涉及企業改制、契約關系、勞動爭議、金融、破產、『三農』、拆遷安置和拖欠民工工資等民商事案件,力求多調少判,制裁違約欺詐,支持誠實信用,依法保護合法權益,有效化解矛盾糾紛,為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抓住審查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這個中心,認真審理行政訴訟案件,監督和支持行政機關依法履行職能;加強審判監督,堅持依法糾錯,提高司法水平,維護司法權威;強化執行措施,慎用強制措施,防止和糾正違法執行,及時實現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加強立案信訪工作,充分保護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切實解決『打官司難』的問題;嚴格落實責任制,調動全員,齊抓共管;加強力量配置,提供充分的人力支持;狠抓初信初訪,努力把矛盾解決在當地,解決在法院。
(二)堅持以改革為動力促進公正為民,健全依法辦案、秉公裁判的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審判方式,在起訴、答辯、傳喚、送達等各個環節為當事人提供便利;健全流程管理,抓好審限臨界警示和案件催辦工作,把信訪和執行工作納入流程管理;強化審判組織職能,以放權、分權、制約為重點,加強對審判長、獨任審判員的動態管理和監督制約,完善審判委員會和合議庭工作規則,提高討論案件的質量和效率;增強裁判文書的公信力,使裁判文書真正成為體現司法公正的有效載體;規范執行工作,建立執行風險提示、案件查詢和說明制度,健全執行信訪、申訴和立案制度,完善執行復議制度,為執行案件的當事人和案外人提供充分的救濟途徑。
(三)堅持以隊伍為根本保障公正為民,塑造政治堅定、業務精通的法官群體。深入開展『大學習、大培訓、大整改、大提高』活動,全面提昇隊伍素質。強化思想政治工作,抓好宗旨教育、廉政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引導廣大法官為人民掌好、用好審判權。加大教育培訓力度,把參加培訓作為法官任命和晉昇的必備條件,使不具備大學本科學歷的審判人員盡快達到法官法規定的學歷要求;嚴格法官行為約束,建立健全『不願為』的自律機制、『不敢為』的懲戒機制和『不能為』的防范機制,對違紀違法人員要嚴肅處理,對失職、失察的領導乾部要追究責任;積極試行法院工作人員分類管理,推行書記員聘任制和單獨序列管理,做好法官助理的試點工作;任人唯乾,唯纔是舉,競爭上崗、雙向選擇,不斷增強乾部人纔工作的活力。
(四)堅持以基層為重心落實公正為民,樹立清風正氣、群眾滿意的整體形象。把為民服務納入制度化和規范化的軌道,積極落實為民措施,深入開展人民滿意和文明單位創建活動,以良好的形象和作風取信於民;強化監督指導,從立案、二審、再審、督查等各個環節,加大內部監督力度;加強法庭建設,按照中政委關於加強『兩所一庭』建設的要求,以管理制度化、工作規范化、隊伍職業化、裝備精良化為目標,完成全省人民法庭建設三年規劃的各項任務;改善物質裝備,充分利用國家對政法機關基礎設施建設給予專項補助的政策,按照《人民法院信息網絡系統建設實施方案》的要求,在完成省法院與最高法院一級聯網的基礎上,力爭用兩到三年時間完成省法院與各中級法院的二級聯網,提高法院辦案辦公現代化水平。
各位代表,在新的一年裡,我們要進一步增強黨的觀念和人大意識,確保審判工作始終置於各級黨委、人大的領導、監督之下,堅決貫徹省委的各項部署,認真落實人大的決議和決定,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公正為民上來,凝聚到促進發展上來,為營造穩定的社會環境和良好的法治環境,實現我省『努力快發展、全面建小康』的奮斗目標,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