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0日訊 17日,哈爾濱市第31中學學生呂志友、袁賀等5名學生在上學途中目睹顧明軒老人被大貨車刮倒,13歲的呂志友和袁賀騎自行車奮力追回貨車司機,將被撞老者及時送往醫院。本報刊登這一消息後,很多讀者紛紛致電本報詢問被撞老者的情況。18日,記者再次來到哈市松北區松浦鎮,進行深入采訪。
目擊者講述
顧明軒被刮的地點位於糖廠火車道線自西向東的哈黑公路7公裡處的黑龍江科技學院門前。記者通過走訪調查,找到了幾名目擊者。
18日上午,在黑龍江科技學院門前,停靠著10多輛出租車等待拉活,拉沙子的大貨車和公交車不時地從這裡經過。據附近的居民講,這條路是從這裡通往松浦鎮沙砣子村的唯一通道,每天車流不斷。糖廠火車道線下有段下坡路,從過往車輛車速很快,在校門前也不減速,這裡經常發生刮碰事件。
黑龍江科技學院附近賣水果的一位姓王的中年婦女介紹,17日早上,她剛把水果攤擺上,一輛10多米長的集裝箱大貨車呼嘯著從馬路邊開過來。車開過後,她隱約聽見了有人在大聲喊著什麼,順著聲音看過去,只見一位騎三輪車的老人被大貨車連人帶車刮倒在地。當時幾個孩子跑過去攙扶老人,還有兩個男孩騎上自行車就朝著大貨車開去的方向追去。過了一會兒,兩個男孩子騎車回來了,後面還跟著一個男子。該男子將老人扶起來,乘坐一輛出租車就離開了。當時,這幾個孩子雖然沒有穿校服,但是,這附近就有一所31中學,所以,這幾個孩子應該就是31中學的學生。
李龍靜就是當天把傷者送到醫院的出租車司機,當他得知是幾個孩子救助了老人,還有兩個孩子勇敢地去追貨車司機時,他被這些孩子的勇敢行為感動了。於是在把老人送到醫院後,他就悄悄離開了醫院,車費分文未取。回憶當天的事情,李龍靜對記者說,自己沒有看見老人被刮倒的過程,不過孩子們都懂得做好事,大人們實在是應該好好反思一下:『如果我遇到了這樣的事情,會伸出援手嗎?這幾個孩子真的值得好好表揚表揚。』
家住松浦鎮常盛源小區的袁信老人每天都在哈黑公路一帶拾垃圾,據他說,被車刮傷的顧明軒平日也在這一帶以拾垃圾為生。他說,看到出事後有的孩子回家去取錢,有的孩子照顧老人,孩子們分頭行動起來像小大人一樣,還有的孩子騎車去追司機,這種精神很勇敢。而當時,有路過的大人,卻對此視而不見。
哈爾濱市31中學初一(三)班的王珊告訴記者,事發的時候她剛好經過這裡,當時她看到被車刮倒的老人躺在了地上,呂志友和袁賀兩個人騎上車就去追。回到班級後,這件事情在校園裡就傳開了,同學們都認為騎車去追司機的呂志友和袁賀很勇敢。
車輛系外地車
為了找到刮傷老人的貨車司機,18日上午,記者在哈市松北區松浦鎮展開了走訪。按照幾位當事人的敘述,記者先找到了接珍老人的哈爾濱正一泰骨病中醫院,據姜洪偉醫生介紹,醫院給老人進行處理後,那個司機就把老人送回了家,司機沒有留下姓名和聯系電話。
隨後,記者從黑龍江科技學院正門出發,沿著貨車行駛的方向一路打聽,但過了2個多小時,沒有找到任何線索。就在記者發愁時,呂志友找到記者,他說,剛纔坐車回家時發現了那輛貨車。
記者在呂志友的帶領下,來到了松北區海綿廠門口,呂志友指著停放在門口的一輛集裝箱大貨車說:『就是這輛車』。可記者核對車號後發現,這輛車並不是刮傷老人的那輛大貨車。不過,呂志友告訴記者,他們追上那輛大貨車的地方,也是在這裡,當時,車上還裝有海綿。
海綿廠辦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17日上午的確有一輛從吉林長春來拉貨的大貨車,不過,中午的時候,司機就開車走了。他並沒有聽司機談起開車刮傷人的事情。因為司機不是常客,廠裡並沒有留下這位司機的聯系方式,也不知道司機叫什麼。只記得司機剪了個平頭,個子不高,體態稍胖。
記者隨後又在附近的幾家工廠打聽,也沒有打聽到相關情況。雖然未能找到貨車司機,但是,記者在尋找貨車的過程中,通過實際步量發現,呂志友和袁賀騎車追趕貨車的實際路程,至少要達到5裡多路,遠遠超過他們自己所描述的3裡路。
帶著記者去尋找貨車司機的呂志友一邊按摩著大腿一邊對記者說:『我說的嗎,原來我們追了這麼遠!當時沒覺得怎麼樣,但是今天早上起來,就覺得大腿酸疼,走起路來兩條腿就好像掛了兩個鉛球一樣。』
要給孩子送牌匾
在救助被貨車刮傷的老人時,幾個孩子只知道老人叫顧明軒,平日以拾廢品為生,家住在沙砣子村。但老人的具體地址,孩子們卻不清楚。幾個孩子事後很想到老人的家裡去看看他的傷情,可找不到老人的家。
18日13時,帶著孩子們的囑托,記者開始尋找受傷的老人顧明軒。記者在村子裡前前後後共找了7、8家廢品回收站,都沒有人知道顧明軒住在什麼地方。無奈下,記者就等在沙砣子村邊上一家最大的廢品回收站裡,只要見到來賣廢品的人,記者就向他們打聽顧明軒。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一位40多歲的操著外地口音的收廢品的男子告訴記者,顧明軒其實是住在西火磨屯,具體住址則不太清楚。
有了呂志友和港田司機的帶路,在尋找了一個多小時後,記者終於找到了顧明軒的家。在西火磨屯靠裡一排平房裡,顧明軒正在自己租的房子裡養傷,他的兩個侄女聽說他被車刮傷了,一大早就來照顧他。聽說追趕車輛的孩子特意來看自己,顧明軒顧不上腿上的傷痛,從炕上下來,拉著孩子的手表示感謝。
原來,顧明軒並不是本地人,他是去年從安徽來的,平日依靠撿拾廢品換點錢來生活。
回憶起17日早上的車禍時,顧明軒心有餘悸:『早上我和平常一樣騎著三輪車,沿著哈黑公路撿拾垃圾。當我騎車到哈黑公路7公裡的地方,突然發現一輛大貨車朝著自己駛來,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就感覺自己被一股巨大的力量甩了出去。當時,眼前一黑就倒在了路邊,覺得腿很疼,爬也爬不起來。』
顧明軒說,『當時我想自己是不是就撂倒在這兒了,一個無親無故從安徽來的撿破爛的老頭,誰能來管我啊!可當我看到幾個孩子跑到了我面前,不嫌我身上髒,把我扶起來,還幫我去追車,在知道我早上沒吃早飯後,還跑出去給我買吃的。對待我就像親人一樣,這讓我心裡覺得熱乎乎的!』
顧明軒說,貨車司機把自己送到醫院後,付了醫藥費,又給自己留下了500元錢。據他講,修三輪車需要200元,過兩天自己還要去醫院復查。目前,他現在左膝蓋特別疼,走路需要人攙扶。
臨走時,老人還拉著呂志友的手不捨得松開。『多好的孩子啊!』老人請求記者將這5個孩子的姓名幫他寫下來,他打算在傷好之後,送一塊牌匾到學校,牌匾上要刻上這五個孩子的名字。
顧明軒的侄女顧穎也告訴記者,孩子們的這份情,全家人是不會忘記的。雖然她也是靠回收廢舊家用電器來生活的,但她想給孩子們買點禮物表達心意,感謝他們的愛心和勇敢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