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今年將有90萬戶完成天然氣置換 置換工作已開始
2009-04-20 07:36:58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20日訊 我國的天然氣供需之間存在較大缺口,只能做到『犧牲別處保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因而纔有著名的將塔裡木盆地的天然氣輸送至東部大城市的『西氣東輸』工程。

  哈爾濱很幸運。2005年底,在大慶發現我國第五大天然氣田———慶深氣田,為哈爾濱使用天然氣提供了氣源。後逢哈爾濱燃氣化工總公司改制,引進了戰略投資者大慶油城公司,給了哈爾濱引進天然氣的契機。

  在現代城市生活中,天然氣取代其他氣源是一種必然的發展趨勢,也是一個進步的標志。許多發達國家的城市燃氣發展已經歷了煤制氣→油制氣→液化石油氣→天然氣轉換過程→天然氣的階段。我國天然氣的儲量和利用均低於世界平均水平。2006年7月,北京完成全部煤氣置換天然氣工作,從而成為全國第一個全部使用清潔能源的大型城市。而哈爾濱,則成為國內少部分進行天然氣置換城市中的一員。

  天然氣置換是一項規模浩大的工程;因為要走進每一戶居民家中,這又是一項細致的工程。有了去年40萬戶置換的經驗積累,置換工作完善了細節,市民也有了更多准備。2009年工程開始的第一周,推進順利。50萬戶居民,將在細致入微的置換服務中,終結煤氣時代,開啟生活的新篇章。

  上篇

  有條不紊,准備新的生活

  周一

  設服務點

  23個灶具品牌供選擇

  13日,即上周一14時起,工程師街30號院裡就熱鬧起來了。天然氣置換現場諮詢臺、23家中標天然氣灶具品牌銷售點就搭建在小區中間,居民們搶在第一時間來諮詢、選看。居民樓牆上『高品質生活從高品質天然氣開始』的條幅及每個單元門上貼的《哈爾濱市人民政府關於實施天然氣置換的通告》都在告訴居民,今年天然氣置換的首個『置換周』就從這裡開始了。

  今年天然氣置換包括道裡區(安道街以東)、南崗區(安發橋以東)、香坊區(民生路、香濱路、電塔街以東)、道外區所轄全部區域,涉及50多萬民用戶。中慶燃氣有限責任公司按照天然氣地下鋪設管網的構造將這些區域劃分成18個片區,以確保每個片區7天置換周期間,周邊其他片區管網的用戶能夠照常用氣。

  首個置換片區為南崗區民益街—上夾樹街片區,涉及7094戶居民。中慶公司將這些戶居民分成了7個服務點。無論置換到哪個片區,工作人員都將根據片區大小的不同,選擇小區內的空地,搭建成若乾個服務點,片區越大,服務點就越多。每天都有工作人員解答市民問題,方便居民就近諮詢和選購灶具。今年置換比去年增加了不少灶具品牌,服務點外,也有一些商家私搭攤位銷售。

  市民現場諮詢集中在『細調』到什麼時候做,家裡幾點留人;哪家的灶具質量最好;報警器有沒有必要更換;政府都有哪些優惠政策等問題上。

  周一至周四

  進戶調查

  新增內容保居民安全

  15日17時,記者跟隨置換現場負責人陳明明走進工程師街28號5樓2門,對這戶居民是選擇改裝原有灶具還是購買新灶具等情況進行調查。

  這項工作被稱為『細調』,是周一、周二17時至20時所做的工作。而周三、周四的這一時段則進行『撿漏』。

  細調中,每個穿深藍色制服的工作人員手中都拿著一個厚厚的本子,每一戶居民家都有一頁屬於自己的『燃氣用具調試檢查工作單』。上面除用戶姓名、地址外,用表格的方式劃分出各項檢查內容,如灶具選擇方式、報警器情況及膠管老化、牢固、更新等情況。

  陳明明指著表格的下半部分告訴記者,關於卡具中灶具連接、閉火連接、熱水器連續、雙叉單用是否加堵、下垂管是否牢固、隱患告知單發放與否等內容檢查全是今年置換中新增的,這是在去年的一期置換中總結出的經驗,今年工程的重點放在了安全隱患的解除方面,力保居民平穩渡過置換期。

  在每一戶的工作單下都附帶著一張折抵70元的灶具票和折抵30元的報警器票。如果居民使用的灶具可以改造,就和工作人員預約改造時間進行免費改造。如果想更換新燃具,就可以領到70元的抵用票。對居民家中3年內的新報警器,工作人員將免費更換。超過3年的,發放30元抵用票。

  記者在現場看到,最便宜的天然氣灶具是125元的單灶,用了抵用票後,再花55元即可買到。但大部分居民都在挑選200元以上的雙眼灶具。天然器單體報警器為50元,具有報警和切斷雙功能的是80元,用抵用票後,居民花20元或50元可以買一個新的。

  在陳明明手中還有一張低保戶明細單,置換區內所有低保戶更換灶具和報警器都是免費的。

  記者在居民樓內看到有的門上貼有黃色的《天然氣置換『到訪不遇』通知單》,上面印有聯系人和手機號碼。即使細調工作結束,這些居民也可以打電話約定細調時間。

  在去年的一期置換中,有不到1%的居民,尤其是租房戶對天然氣置換不配合。但在二期置換的第一個片區內,這一數字已降至約2?—3?。新增加的隱患整改通知單,一個片區內也只發了三五家。居民對天然氣置換的配合度和安全意識提高得很快。

  周五、周六

  室內調試

  室外『點火炬』放剩煤氣

  想要改造灶具的居民大多集中在17日20時30分前進行,熟練的工作人員10至15分鍾就可以改造完一戶。同時,工作人員將做最後一次的管道煤氣『抄表』,將之前的煤氣賬結算歸零,18日使用天然氣後,將按每立方米兩元進行收費。

  當晚,改造完的灶具將被貼上標簽,工作人員建議用戶盡量避免再使用灶具,因為在18日調試完成前,在往管道輸送天然氣過程中可能出現天然氣與人工煤氣的混合,這種混合氣不僅燃燒效果不好,還可能出現按天然氣計費煤氣的現象,也存在安全隱患。

  17日的後半夜,燃氣公司專業人員選取一條馬路的中間,支起煤氣放散裝置,點燃大管網管道內剩餘煤氣,這項工作被形象地稱為『點火炬』,此前,對這項工作都已到消防、公安部門備案。同時,工作人員還將進行個別頂層居民家中以點燃的方式進行放散。

  18日上午,公司街175號院內的路亞傑家迎來了工作人員,他們燃盡了路家燃氣管道中殘留的煤氣,進行天然氣點火調試。路亞傑看到新買的灶具上天然氣的火苗很『硬』,高興地笑了。經過親身經歷,他覺得天然氣置換一點都不麻煩。

  18日夜,服務點悄然撤離了工程師街30號。因為至此時,這裡每家的煤氣管道內都充盈著天然氣,每一個通過了置換調試、驗收的住戶,都徹底告別了管道煤氣。這一片區的『置換周』結束,工作人員又將到下一片區進行流程相同的工作。

  下篇

  多看多問,居民理智細心

  待置換的居民

  密切關注為新生活『預熱』

  按照市政府與中煤集團簽訂的哈依煤氣供氣協議,至今年10月31日,中煤龍化公司將停止向哈爾濱供氣。而哈爾濱市預計置換截止日期在9月27日,比哈依煤氣的停供日期提前了一個月,以確保市民生產生活不受影響。90萬居民將徹底告別管道煤氣,一頁新的民生篇章即將翻開。全市50萬居民在等待自家天然氣置換的日子裡,表現出更多的期待。

  哈爾濱居民先後用過木材、蜂窩煤、罐裝液化氣,後來用上了管道煤氣。16年來,管道煤氣給市民的生活留下了太深的烙印,見證著城市日新月異的發展。天然氣的取代,也同時成為哈爾濱邁向新型能源城市的一個標志。天然氣和煤氣最大的區別在於安全性,天然氣一旦泄漏,只要不在空氣中佔有一定比例並遇到明火,其對人體的危害性相比煤氣還是相當小的。且這種能源對環境的污染程度較輕,雜質少,發熱量高,並且是天然開采,成本較低。而管道煤氣是二次能源,工藝復雜,生產成本高。

  了解到天然氣較管道煤氣的諸多優點,等待天然氣置換的居民也在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提前『預熱』。記者走訪哈市各大商場看到,利用天然氣能量的器具,已隨著去年天然氣置換工程的推進,逐步在哈爾濱市場佔上一席之地。以前多在南方城市常見的天然氣熱水器,相比電熱水器更安全、加熱的時間更短,可能帶給哈爾濱市民又一種能源利用新方式。在今年置換大工程的腳步漸近的日子裡,哈爾濱市民已經做起方方面面的准備。

  完成置換的居民

  燒天然氣跟燒煤氣花錢差不多

  管道煤氣每立方米(每個字)1元錢,天然氣每立方米為2元。如此看來,用天然氣似乎意味著百姓的燃氣要『高消費』了。然而家住道裡區安康街11號的肖女士告訴記者,從去年11月置換完天然氣到現在,她家每個月的燃氣費用和以前沒什麼差別。很多去年置換完畢的居民也有所體會,雖然天然氣1個字貴了1塊錢,可燒菜的時間也快了。

  燃氣變了,單價高了,每月花銷卻差不多———原因在於天然氣的高熱能。中慶公司天然氣置換辦公室主任陳長軍介紹,管道煤氣的熱值在3500-4000之間,而天然氣的熱值在8500左右。也就是說,同等的灶具條件下,燒開一壺水,用煤氣需要1個字,天然氣只要0.4個字。從去年置換用戶的月費用統計來看,哈爾濱每戶每月使用天然氣在15元左右,跟之前用煤氣的花費差不多,精確測算的話,用天然氣可能還略省錢。

  去年的置換工作中,有些居民因為用得習慣了,曾堅持認為煤氣比天然氣好,因此拒絕改裝或更新灶具,在管道充入天然氣後,還私自開栓用氣。一些用戶還覺得新灶具站不住火,不能像以前那樣一點就著。陳長軍說,未經改裝的舊灶具用上天然氣,使用效率會大大降低,火苗不是專用灶具發出的藍色短苗,而是帶有雜質的紅焰或黃焰,也極易埋下安全隱患。而用戶的一些煤氣使用習慣,在天然氣入戶後也都要改變,比如設有熄火保護裝置的灶具,在45秒之內,燃氣閥門纔能完全打開。

  去年完成置換的40萬戶所在片區中,也因為這些原因,有近1萬戶未完成灶具的更換。

  置換周的居民

  買新灶具多於改裝灶具

  作為哈爾濱市的『百項惠民行動』之一和『百項城鄉建設項目』之一,政府對天然氣置換中更換新灶具的用戶實行每戶70元的補貼。而如果選擇在原有灶具基礎上進行局部改裝則是免費,但基於安全考慮,要求灶具也要符合一定的改裝條件。

  記者近日在工程師街的部分住戶走訪中了解到,一些居民表示不知道自家灶具可以改裝的事,他們大部分的意向是要選擇購買天然氣專用新灶具。而在去年置換中,家住鋼鐵街的崔先生家的灶具,曾被工作人員檢查認定不符合改裝條件。崔先生不想換新灶具,於是便找來自家灶具的廠家為其改裝。他說,雖然私改了,但到現在也未發生漏氣現象,用得還成。

  陳長軍告訴記者,去年完成天然氣置換工作的民用戶中,購買新灶具的約佔四成,有六成居民家的灶具被改裝。但從用戶反饋來看,很多當初因為省錢而選擇改裝的用戶發現,改裝灶具的燃燒效果不如新灶具。國家對灶具有8年報廢的強制標准,用得很久的灶具改裝的部分再好,整體的性能也比不過天然氣專用灶具。

  工程師街的居民張大娘則有點發蒙。在置換周裡,23家政府指定銷售商在小區裡每天銷售灶具,她也每天都在那轉悠,可面對這麼多產品,張大娘始終不知道該選哪個好,就單灶來說,從125元的低端產品到五六百元的中端,安全性方面是否存在差異?陳長軍說,置換周期間,在居民區臨時售點的產品都帶有天然氣灶具的國家強制標准———熄火保護。這些產品低於商場同期銷售的產品,售後服務期限也被延長,又能免費送貨。質量既然能保證,再依家庭條件考慮樣式即可。

  在第一個置換周中,天氣驟然降溫,服務點的銷售情況卻在昇溫。23家政府指定品牌中,一些老品牌的產品格外走俏。萬家寶的銷售員告訴記者,他們平均一天就能賣出十幾臺產品,低中檔賣得最快。小區外,記者也見到了一些灶具銷售的私設點,它們不是政府指定品牌,但經銷員從去年的天然氣置換期間就一直緊跟在工程隊後面,到一個片區擺一陣兒攤,產品各檔次都有。

  陳長軍提醒市民,天然氣灶具最關鍵在於熄火保護裝置,如果對此裝置尚不夠熟悉,又是從非正規渠道購買,很可能是無保護裝置的『山寨天然氣灶具』。

  關注

  尚有10萬戶未能告別煤氣

  道裡區民眾小區教師樓和附近的小區僅一柵之隔。然而這一隔卻成了『新舊社會兩重天』,柵欄那邊的小區居民一入戶就用上了天然氣,這邊小區內的教師們卻用了整整9年的液化石油氣,氣源來自小區開發商中實集團在樓群裡自建的液化氣站房。2000年入戶時,居民就交了1200元的煤氣管道初裝費,但這筆費用卻用在了連接氣房和居民樓的管道鋪設上,小區居民的燃氣被這個液化氣站壟斷,成了『自給自足』。由於這裡的液化氣每個字17元,個別用戶寧願去扛價格便宜的煤氣罐。去年,小區居民曾找到有關部門協調,中慶公司也同意給民眾小區置換天然氣,但每戶需要再交一份管道初裝費,置換一事又被擱置了。

  據中慶公司不完全統計,在年末全市90萬用戶用上天然氣後,至少還有10萬戶居民由於管道鋪設不到、開發商未交管道初裝費、老樓結構無法安裝、企業半社會化管理等種種原因,無法享受到這場全市天然氣置換大工程轟轟烈烈之後的美好碩果。他們企盼著有關部門能夠徹底解決這些『歷史遺留』問題,渴望和別人一樣,告別煤氣,用上節能環保的天然氣。

  陳長軍說,在今年的置換工作結束後,將對其餘用戶的天然氣使用問題逐步解決,由於每個小區的情況各不相同,協調和解決起來還可能存在諸多困難。

  哈爾濱煤氣時代的全面徹底終結,可能還需要一個漫長過程。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