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文在客廳練起了擒拿術
東北網4月27日訊 大慶市有一位老人,名叫張忠文,曾在中南海當過14年保鏢,專門負責北京城及毛主席、周總理等首長的警衛工作。他先後11次跟隨毛主席外出,兩次親歷毛主席接見紅衛兵……
近日,記者采訪了張忠文,聽他講述了在中南海當保鏢的特殊經歷。
居民願意與其做鄰居
記者來到薩爾圖區萬寶3區,幾位老人正在小區植樹,聞聽記者要找曾當過中南海保鏢的張忠文。很多居民搖頭。『大慶怎麼可能有中南海保鏢,肯定搞錯了。』
正在栽樹的一位老大爺跑過來說:『張忠文,我知道,他以前是中南海保鏢,現在是我們業主委員會的主任。』另一老者說:『兒子讓我搬家,我不肯,和中南海保鏢做鄰居,安全。』
幾經周折,記者終於找到了張忠文。他身體微微發福,身高1.70米左右,是一名70歲的老人。
大學畢業進京當警衛
提起在中南海當保鏢的事,老人感慨地說:『那都是年輕時的事了,生活和普通人一樣,就是工作地點比較神秘一些。』
張忠文老家在五常市,1965年,從哈爾濱體育學院畢業。當時,部隊要選一批大學生,他和7名同學被組織派到北京,入伍成了警衛員。
他和部分選派的大學生在北京衛戍區訓練了3個月。三軍儀仗隊訓練時,一站就是兩三個小時,很多人都累得暈倒了。除了常規的軍隊訓練,還學了拳擊、射擊,接受了一些特殊訓練。
訓練結束後,張忠文被分配到警衛三師警衛連,負責北京城及首長的警衛工作。後來又被調到衛戍區警衛三師師部成為一名作戰警衛參謀,首長外出時他是貼身護衛,成了一名真正的中南海保鏢。
11次跟隨毛主席外出
張忠文老人說,他在中南海工作期間,正好趕上『文革』,毛主席曾多次接見紅衛兵,每次接見,警衛三師都要進行警備工作。
張忠文曾先後11次跟隨毛主席外出,兩次親歷毛主席接見紅衛兵。
其中一次接見,張忠文站在天安門城樓正門金水橋的一個石獅子附近,和幾個參謀做警備。16位戰士,分別站在兩側警備。毛主席等國家領導人按計劃要從天安門城樓走下來,在中間通道上接見紅衛兵。但因廣場上的人特別多,周總理剛走下天安門城樓,兩側的紅衛兵就一窩蜂似的湧上來,現場秩序一時失控。
當時,金水橋附近放了很多水盆,專門用於給紅衛兵洗臉,但因紅衛兵爭著見毛主席,臉盆全被擠壞了,警衛員的褲子全都濕透了。
16位警備戰士圍在周總理身邊,中央警衛團和北京衛戍區的部隊費了好大勁纔在人海中開闢出一條通道。為了安全,毛主席只好改變計劃,在天安門城樓上向群眾揮手致意。
另一次,張忠文在工人文化宮大門的右側做警備,毛主席和周恩來、劉少奇等國家領導人乘坐敞篷車接見了廣場上和長安街上的紅衛兵。
刻骨銘心的一次失職
盡管中南海的警衛工作布置得特別周密,但也有出紕漏的時候。
一次,毛主席要接見金日成率領的朝鮮黨政代表團,還要到中朝友好人民公社參觀。當時,公社社員手拿鮮花,舉著『熱烈歡迎金日成主席』的條幅,列隊歡迎來自朝鮮的貴賓。
負責現場警衛工作的共有40人,張忠文和參謀長及三師的部分警衛身著便衣,負責中朝友誼公社門裡的警備工作。門衛檢查特別嚴格,進門必須持入門證。參觀結束後,警衛員發現有個外國人沒有出入證,仔細盤查得知,對方是一名記者。因情況特殊,相關部門高度重視,立即對此事展開調查,從連隊一直查到中央辦公廳。那次經歷,對所有警衛員都是刻骨銘心的。
至今仍保留三套軍裝
張忠文老人說,他在中南海做警衛時,和他一起被選派到北京入伍的同學陸續轉業,而他一乾就是14年。
對於這段經歷,張忠文老人說,他養成了出手准、下手狠,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習慣。首長外出時,他只要用餘光一掃,周圍的一切盡收眼底。
1978年,張忠文老人從部隊退伍來到大慶,在大慶市體育局任職。
采訪中,老人一時興起,在客廳裡練起了擒拿術,三兩招就將記者制服。
老人說,每個警衛員都有10套衣服,其中7套軍裝,3套便衣。按場合的不同,大家需要穿不同的衣服。如今,張忠文還保留著其中的3套軍裝。
老人雙手捧起軍裝,滿眼淚水,激動地說:『在中南海的日子永遠都忘不了,我現在有一個遺憾,就是再也不能穿這身軍裝了……』
采訪結束時,老人說,在中南海的經歷是他一生的榮耀,也是整個家族的光榮,假如有來生,他還會選擇去中南海當保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