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9日訊 黑龍江省漁業科技入戶示范工程自2007年在五大連池市實施以來,僅兩年的時間使漁民受益率達到100%,並真正實現了漁業增產、漁民增收。
五大連池市是著名的『中國礦泉水之鄉』,水域資源十分豐富,流經境內的自然河流共20餘條,泉眼、泡澤、葦塘星羅棋布,水質好,無污染,符合《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管理規定》標准,適合發展無公害水產養殖。
實施漁業科技入戶示范工程以來,五大連池市確定了以推廣『礦泉鏡鯉』、河蟹、黃顙魚和銀鯽等主導品種,並實現漁業生產大豐收,2008年漁業產量達到4700噸,較上年增長12%,產值達到3760萬元,較上年增長15%,漁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400元,較上年增長29%。
隨著漁業科技入戶示范工程不斷深入,五大連池市今年此項工程已覆蓋到全市11個鄉鎮。通過深入宣傳、培訓和典型示范戶的帶動,使漁民科學養魚的積極性不斷增強,應用先進的漁業養殖技術的人不斷增加,養殖技術和水平不斷提高。今年五大連池市漁業科技入戶示范工程項目已啟動,水產部門又加大了漁業科技入戶示范工程的推廣力度,主要實施技術推廣『五到位』,即培訓到位、物補到位、指導到位、人員到位、管理到位。為實現養殖效益最大化,水產部門啟用了『漁業科技入戶項目五口池』養殖計劃,即第一口池是老頭魚繁育池,第二口池是河蟹無公害養殖池,第三口池是?魚套養池,第四口池是標准化養殖池,第五口池是伊樂藻移植池。水產技術人員還利用農閑時間對全市漁民開展全面、系統的技術培訓,解決飼養和魚病防治等問題。同時他們還將以項目為帶動,促進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與推廣,來推動五大連池市漁業的快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