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7日訊 黑河市愛輝區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把『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作為最大實際,圍繞『打造一個平臺、做好兩篇文章、突出兩個重點、注重三項建設』,全面實施十大績效工程,加快推進二十個重點項目,深入開展十項利民行動,切實抓好『五個一』活動,努力推動全區經濟社會更大更好更快發展。
一、全面實施『十大績效工程』。突出發展第一要務,緊緊圍繞實現全年工作目標,將工作任務分解為十大績效工程,全力推進科學發展。一是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工程。以土地規模經營和推廣先進適用技術為突破口,著力提高土地產出率,加快發展畜牧、水產和勞務經濟,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糧食產量和農民人均收入分別增長10%、7%。二是重點項目和財源建設工程。依托資源優勢,加快產業發育和財源建設,20個重點項目力爭完成投資8億元以上,全口徑財政收入和一般預算收入按可比口徑分別增長20%。三是對俄經貿戰略昇級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工程。克服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積極遏制外貿和服務業下滑趨勢,力爭進出口總額增長15%,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12%。四是生態功能區建設工程。抓住愛輝區被列入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的機遇,全面啟動生態功能區建設,力爭三年內生態環境破壞和環境污染得到全面控制,生態產業得到長足發展。五是公路建設工程。抓住全省實施公路建設三年攻堅計劃的有利契機,動員和組織各方面力量,如期完成省、市公路征地拆遷,建設農村公路207公裡,農村通暢率達到80%。六是社區建設工程。把社區建設作為提昇城市品位和服務百姓的重要內容,著力加強基礎建設、完善服務功能、提高服務水平,建設一批省級標准化示范社區。七是民生和社會事業發展工程。著力改善和保障民生,努力提高群眾收入水平,把10項利民行動落到實處,確保取得明顯成效,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八是安全生產和社會穩定工程。全面落實安全生產和社會穩定工作責任制,確保不發生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和影響穩定的群體性事件,全面完成市政府下達的責任指標。九是向上爭取和招商引資工程。抓住國家擴大內需、加大投入的機遇,全力以赴向上爭取資金,提高招商引資成功率,落實國家、省各類扶持資金5億元,增長20%,招商引資到位資金4.3億元以上,增長30%。十是黨的建設和工作效能提昇工程。圍繞保發展、保民生、保穩定的核心任務,切實加強黨的建設,提昇政府工作水平,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效能,為實現全年目標提供堅強保障。
二、加快重點項目建設。繼續實施項目牽動戰略,推動全區經濟大發展快發展,用足用好中央擴大內需十條政策,舉全區之力推進投資46.7億元的20項重點項目建設。一是利用俄電項目4項。完成俄電進出口加工基地一期工程,推進東岳、中天、大洋公司等工業硅項目建設,力爭部分企業投產。二是清潔能源項目3項。推進大黑山風能發電一期工程建設,盡快復工建設金灣水電站,積極推進石金河水電站前期工作。三是礦產開發項目4項。完成金三角煤礦擴能改造,加快同興煤礦擴能改造進度,啟動振興煤礦擴能改造,完成爭光岩金礦廠區建設。四是旅貿流通項目3項。推進新生民俗旅游景區建設,新建1.2萬畝對俄蔬菜出口基地,加快西崗子糧庫擴容工程建設。五是生態保護開發項目3項。完成勝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期基礎設施建設,啟動林板一體化項目,開工建設防火公路項目。六是城鄉基礎設施項目3項。完成207公裡通村公路建設,開工建設臥牛湖水庫除險加固、城鄉中小學擴建等項目。
三、深入開展十項利民行動。堅持以人為本,把改善民生作為學習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集中精力、集中財力深入開展十項利民行動,切實解決涉及民生的重點問題。一是開展優先發展教育行動。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辦學條件,強化師資力量,提高教師待遇,打造標准化學校。二是開展加強公共衛生服務行動。積極爭取衛生實體縣待遇,改善城鄉醫療條件,推進鄉鎮衛生院基礎設施改造。三是開展推進文化繁榮行動。加強社區文化和農村文化建設,恢復重建鄉鎮文化站,培育文藝人纔,打造文化精品,鞏固農村文化陣地。四是開展改善低收入群體住房條件行動。加大農村和林區泥草房改造力度,推進城市棚戶區改造,積極建設經濟適用住房,穩步擴大廉租房受益面,改造棚戶區老化供電線路。五是開展擴大就業再就業行動。認真落實國家和省就業再就業政策,加大公益崗位開發力度,切實搞好技能培訓,增加就業人數,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下。六是開展提高社會保障能力行動。在按時足額發放社會保障金基礎上,提高最低生活保障金、失業金和農村合作醫療補貼、職工大額醫療補助、職工出差補貼標准,改善社區工作者待遇。七是開展改善城鄉群眾生活環境行動。抓好萬棵果樹進社區、居民區環境綜合改造、建設平安樓道和城鄉結合部衛生綜合治理等工作,改善城鄉衛生環境。八是開展改善農村飲水安全行動。推進四嘉子鄉和近郊村屯城區供水建設,加快村屯自來水網鋪設,增打飲用水井,保障農村飲水安全。九是開展扶貧開發行動。深入實施城市『一幫一』扶貧解困和農村扶貧開發工程,結對幫扶139名特困職工,完成5個村整村扶貧任務。十是開展完善社會救助體系行動。完善『八制一體』城鄉救助體系,制定低收入家庭認定和補助辦法,籌措資金建立特困家庭救助基金。
四、切實抓好『五個一』活動。動員、組織區直各部門、各鄉鎮圍繞『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全面開展『五個一』活動,著力在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破解難題上下功夫,在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更好發揮職能作用上求突破。一是為經濟發展做一份貢獻。增強發展意識、大局意識、服務意識,找准發揮職能和促進發展的結合點,切實履行職責,努力在破解發展難題、推進項目建設、服務企業發展、提昇工作效能、營造良好環境方面做實事,形成一切為了發展、一切圍繞發展、一切服務發展的良好氛圍。二是為基層解決一批難題。動員、組織廣大乾部深入鄉鎮村屯、城市街道社區和企業,察民情、體民意,及時掌握基層和群眾的實際困難,建立健全各項包扶責任制,幫助基層研究謀劃發展思路、解決實際問題,確保每個部門都為所幫扶的村屯、社區和企業解決一批難題。三是為項目建設爭取一筆資金。抓住國家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機遇,加強與上級部門的溝通聯絡,不斷加大政策、資金爭取力度,充分利用各種渠道,廣泛開展橫向聯系,努力形成『所有部門都向上爭取、每個乾部都參與招商引資』的工作局面。四是為群眾辦一些實事。踐行黨的根本宗旨,切實轉變作風,建立健全為群眾辦實事長效機制,全力解決衣、食、住、行、就業、就醫、就學以及社會治安、安全穩定等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五是本職工作邁上一個新臺階。進一步弘揚愛崗敬業精神,盡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適應新情況、新任務要求,開拓進取、銳意創新,使各個部門、每個地方的工作邁上新臺階,在全區、全市乃至全省位次前移,以每個部門、地方的工作進檔昇級帶動全區工作的提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