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7日訊 在學習實踐活動中,牡丹江師范學院以『實施內涵強校戰略,全面構建和諧校園』為主題,圍繞實施高教強省建設規劃,努力在構建文化型校園上下功夫,推動學校科學發展。
1、以實施黨員先鋒工程為基礎,引領文化校園建設。加強對黨員的教育管理,切實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努力夯實校園文化建設基礎。一是強化培訓。選拔有多年實際工作經驗的黨務工作者和專家學者充實師資隊伍,努力提高培訓質量,不斷豐富培訓內容,切實做好培訓工作。二是嚴把發展關。黨委組織部門定期深入到各系聽取發展黨員工作匯報,深入了解發展動態,規范操作程序,保證發展黨員質量。制定出臺了一系列發展黨員的規章制度,使發展黨員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提高了工作的嚴肅性和程序性。三是加強教育管理。定期舉辦全院黨總支書記、輔導員研討班,通過輔導、研討、交流經驗,提高黨務工作者的素質和水平。要求學生黨員在各方面率先垂范,使每一個黨員真正成為一個先鋒、一面旗幟。
2、以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為抓手,推動文化校園建設。將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與其它工作『一體設計,同步驅動』,確立了『上下結合、以下為主』、『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工作思路,形成了創建『文明處室』、『文明窗口』、『文明系部』為主要內容的三條創建戰線。制定了文明單位創建工作總體實施方案和年度創建目標。兩年開展一次全院性的『三條創建』戰線檢查評比活動,每年開展一次單項創建活動,比如教工層面開展『文明職工』、『文明家庭』評比活動,學生層面開展以『五創建』為主要內容的創建工作(創建文明系、文明班級、文明團支部、文明寢室、文明大學生)。學院撥出專款用於獎勵文明創建工作中的標兵單位和先進個人,通過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文明創建工作真正做到了『抓好細胞打基礎』、『常規工作融文明』、『創新工作求規范』的目標要求,使學院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深入群眾、深入人心。
3、以學院昇級發展為目標,激勵文化校園建設。注重緊密結合教情、校情實際,科學確定學院發展目標,實現學院發展的層次性遞進。緊緊圍繞『內涵強校』發展戰略,積極構建當代大學精神和大學文化,提出了『團結、敬業、求實、創新』的校風,凝煉了『崇德尚學、厚積薄發』的校訓,創作了校歌《神聖的使命》,以學院不斷發展壯大為目標激勵廣大師生,形成共同願景,有力促進文化型校園建設。
4、以關愛困難群體為牽動,融洽文化校園建設。針對師范院校特困生較多的實際情況,加大特困生幫扶工作力度,開闢了助學綠色通道和助學崗位,設立各種助學金和助學貸款,並減免了部分特困學生學費。成立了愛心互助超市,所有物品均由學院富有愛心的師生捐贈,貧困學生憑『愛心卡』到『愛心互助超市』免費領取所需物品,不僅為貧困學生減輕了生活壓力,也在精神上讓受助的學生感受到全院師生的關懷與溫暖。通過綠色通道,共為382名家庭經濟困難的新生辦理了數百萬元的緩交學費手續,保證了他們順利入校,解除了他們的後顧之懮。
5、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為主渠道,促進文化校園建設。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作為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創新理論的主渠道,將『形勢與政策課』納入教學計劃、安排專家、學者和知識淵博的黨務工作者進行講授,由黨委宣傳部具體負責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人員的組織選拔,由教務處負責組織教學和安排教學地點。目前,2005級、2006級學生已經開設12個專題的講座,2007級學生已經開設了8個專題的講座,教學內容基本上涵蓋了國際、國內、黨內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熱點、難點和重點問題。通過加強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激發了青年學生『崇德尚學、厚積薄發』的青春熱情,在課堂教學中豐富和灌輸了文化校園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