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黑龍江科技學院突出科學發展主旋律打造學校核心競爭力
2009-05-07 20:02:14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7日訊 學習實踐活動開展以來,黑龍江科技學院突出科學發展主旋律,緊扣活動主題和實踐載體,組織引導廣大黨員乾部緊緊圍繞提昇學校核心競爭力深入開展解放思想討論,堅持舉特色旗、打特色牌、走特色路,突出『七個三』,傾力打造學校核心競爭力。

  一是以『三求』(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求發展、以作為求地位)找定位。從行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出發,堅持開放發展,在努力融入區域經濟社會和行業發展的同時,進一步明確了服務面向及辦學目標、辦學層次、辦學類型。就是要堅持『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求發展、以作為求地位』的理念和『更名不改姓、遷校不拔根』的思想,堅決咬定煤業不放松;要圍繞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為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需求培養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層次應用型人纔,並努力成為區域各類專業技術人纔繼續教育、終身教育的基地;要積極為區域經濟社會和煤炭行業發展提供高新實用技術,努力通過校、政、企的合作打造產、學、研聯合體,從而通過科研成果的轉化和技術服務提昇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競爭力。

  二是以『三礦』(礦產開發、礦物加工、礦業安全)辦專業。大力實施『大礦業』戰略,進一步把礦業特色做強、做大、做足,進一步突出『礦產開發、礦物加工、礦業安全』等礦業類學科專業特色,以我省高教強省建設和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為切入點,堅持培育特色、充實內涵、夯實基礎、扶優扶特、加大投入、提昇水平,進一步唱響為煤電化服務的主旋律,打響科技學院礦業特色品牌,以礦業工程主體學科專業為基礎,集機、電、建築、化工、材料、信息管理等相關學科專業特色方向,努力打造『大礦業』特色品牌,顯著提昇『大礦業』學科專業實力和服務能力。

  三是以『三大』(大德育、大工程、大實踐)育人纔。結合區域經濟社會和煤炭行業發展對人纔的需求情況來確定人纔培養規模、規格,以創新人纔培養模式、拓寬人纔培養渠道為重點,加強對人纔培養方案之中的實踐性環節的設計和論證,堅持用『大德育、大工程、大實踐』教育理念培養『思想道德素質高,工程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型人纔。特別是充分發揮礦業人纔培養優勢,加強東部煤電化基礎人纔培養,為實現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和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纔保障。

  四是以『三重』(重視、重用、重獎)建伍隊。堅持『黨管人纔』原則,進一步樹立『人纔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堅持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建立人纔培養規劃,優化教師隊伍的學歷結構,倡導學術誠信、尊重學術權力,努力營造一種有利於創新型人纔成長、發展的氛圍。堅持重用那些德纔兼備、有發展潛力、有突出貢獻的教師和科研人員,通過組建高水平的精英團隊,打造學科群、學科梯隊與人纔梯隊來搭建讓人纔充分發揮作用的舞臺,充分調動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和科學研究的創造性。堅持重獎那些為學校的建設發展以及在科學研究、科研成果轉化、參與國家和省內重大科技項目研究以及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人纔,鼓勵他們乾事業、乾成事業。

  五是以『三上』(縱向上水平、橫向上效益、社會上影響)強科研。不斷深化科研管理改革,為整體架構學科專業、提昇科研水平和服務能力、提高人纔培養質量創造良好外部環境。堅持以就業和社會需求為導向,更加主動地調整學科專業設置;堅持以學科建設為核心,加強學校科技領軍人纔和創新團隊建設;堅持『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的思想,鼓勵二級學院之間、不同學科之間、不同教師之間廣泛開展學術交流與合作;堅持依托行業背景、發揮錯位優勢,深化與企業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深入推進產學研結合和行業產業創新聯盟建設,充分利用全校科研資源,有效整合科研力量,為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和高教強省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六是以『三型』(節約型、關愛型、文化型)建校園。結合學校實際,深入開展『文化型校園、關愛型校園、節約型校園』建設,把『三型』校園建設作為學校新時期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作為創建國家級文明單位的平臺,作為創建服務能力強、特色鮮明的新型科技大學的基礎工程。同時,進一步繼承和弘揚『自強不息、創業創新』辦學精神,切實將這種精神融入到『三型』校園建設中,讓廣大師生員工時時接受這種精神的熏陶,處處受到這種精神的感染,從而化作師生員工努力建設特色鮮明、服務能力強的新型科技大學的不竭動力和力量源泉。

  七是以『三風』(教風、學風、作風)樹形象。圍繞加強教風建設,教育引導廣大教師牢固樹立『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思想,在大力實施青年教師實踐鍛煉工程的同時,強化育人工作,努力做到『傳道、授業、解惑』的統一。圍繞加強學風建設,進一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引導與服務,強化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培養學生的就業創業素質,努力為學生走向社會、實現人生價值和社會責任的統一創造條件。圍繞加強乾部作風建設,著眼於建設一支精乾廉潔、務實,有創新意識、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的管理乾部隊伍,教育引導廣大乾部進一步樹立政治意識、全局意識、責任意識、團結意識、創新意識、紀律意識和表率意識,努力在同類中爭創一流。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