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綏化
搜 索
綏化學院深入開展『四服務』活動
2009-05-07 20:00:21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7日訊 綏化學院在學習實踐活動中,緊密立足處在地方、靠近農村的實際,積極尋找服務地方、服務農村的突破口,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紮實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一是組織學生實習支教,服務農村基礎教育。為加強學校周邊農村地區中小學教育,根據農村基礎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和師資匱乏的專業和層次,挑選優秀學生到農村中小學實習支教,並建立健全了實習支教工作機制,引導支教學生深刻認識自己肩負的責任和使命,認真備課,努力學習,積極實踐,把學院先進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教學理念和先進的教改信息帶到受援學校,充分發揮了實習支教的『造血功能』,有力有效地提高了受援學校的教學質量和昇學率,受到了受援學校領導、教師和學生家長的好評。同時,支教活動也真正讓學生們走出書齋、走進課堂、走向社會,在實踐鍛煉中接受艱苦奮斗教育、勞動養成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學習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共派出273名學生到海倫、肇東、安達、蘭西、慶安、綏棱、青岡等地的108所鄉村中小學實習支教,已經成為所在學校的重要教學力量。

  二是送科學發展觀進社區,服務基層理論宣傳工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進頭腦、進課堂、進社區、進農戶的要求,讓廣大社區居民在家中就可以了解科學發展觀對百姓生活的意義,學院組織黨員乾部和學生黨員深入北林區紫來辦事處朝陽社區等基層單位開展科學發展觀宣講活動,結合群眾普遍關心的重點、熱點問題,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形象鮮活的事例,向社區黨員群眾講述科學發展為誰發展、怎樣發展等理論問題。針對部分社區老黨員年老病弱、行動不便的實際,還組織學生黨員到其家中進行談心式宣講,受到了廣大黨員群眾的歡迎。通過開展宣講活動,豐富了學習實踐活動的載體,讓社區黨員群眾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了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也使黨員乾部和學生黨員得到了學習和鍛煉。

  三是向市民開放圖書館,服務地方科技信息文化建設。為充分發揮學院圖書館作為綏化市最大圖書館的館藏科技文化信息資源的作用,向綏化市經濟文化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信息服務,學院針對市民的閱讀需求,免費面向綏化市民開放了圖書館,並從綏化市發展特色經濟的需要出發,籌建『寒地黑土特色資源數據庫』,為地方發展提供方便快捷、有新意、有實用價值的信息資料。學院還采取了向暫時不能來館借閱的讀者提供送書上門服務、向有閱讀條件的讀者開放電子書刊和電子閱覽室、向不方便來館閱讀的讀者提供書刊目錄、向不具備電腦閱讀條件的讀者提供閱讀材料復印件等便民措施,使圖書館不再是本校師生的『專利』,方便了市民『充電』,得到了社會的好評。

  四是關注農村留守兒童,服務和諧社會建設。為服務新農村建設,組織開展了關注農村留守兒童的『友情1+1共享藍天』活動,組織黨員乾部和學生黨員深入農村,幫助留守兒童解決實際困難。以班會、主題團活等形式,進行廣泛動員,鼓勵大學生志願者積極參加幫扶活動,並制定了針對性、操作性較強的幫扶計劃,積極為留守兒童捐贈書籍、衣物、學習用品等。針對農村留守兒童父母外出打工而少人照料、精神缺乏關愛、心理缺乏疏導、感情缺乏寄托、學習缺乏幫助、自我約束能力較差等問題,組織有關院系與學院心理健康諮詢中心聯合開展了『溝通方式與技巧』、『如何幫助懮郁型青少年走出陰霾』、『留守兒童的性格、心理特征』等專題輔導班,對留守兒童進行知識輔導和心理疏導,並組織學生黨員通過與留守兒童寫信、家訪、文藝聯歡、趣味體育比賽、捐贈物資等形式開展關愛行動,在精神上鼓勵他們、心理上慰藉他們、學習上幫助他們、生活上支持他們,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關注留守兒童活動中,農業、農村、農民的現狀也激勵大學生努力學習,投身社會,成為學校品德教育的第二課堂。截至目前,學院已與綏棱、望奎、蘭西等地的11所農村中小學近300名留守兒童結成幫扶對子,學生累計參加活動近500人次,捐款捐物逾萬元。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