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7日訊 七臺河市把保增長作為開展學習實踐活動的首要任務,搶抓國家擴大內需、增加投資政策機遇,努力化解經濟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一是抓大項目推進帶動投資增長,增強經濟發展後勁。緊緊抓住擴大內需這個保增長的第一實招,采取爭取國家投資、增加地方投入、擴大信貸規模、廣泛吸引外資和引導社會投資等方式,拓寬融資渠道,千方百計大上項目、增加投資。年內計劃開工建設工業交通、循環經濟、節能減排、生態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城鄉基礎設施、農林水利、社會事業等方面項目29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5個,完成投資70.9億元。目前,投資35億元的七依高速公路、投資18億元的鐵東矸石電廠、投資12億元的寶泰隆甲醇和焦油加氫等項目已進入實施階段,體育會展中心、城市中心廣場、棚戶區改造、『三供四治』(供水、供熱、供氣,污水治理、垃圾治理、大氣污染治理、裸露山體和矸石山治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已完成選址、設計、招投標等前期工作,近期即可開工建設。
二是抓政策扶持緩解生產經營難題,保證企業健康運行。對煤炭、焦化企業『一費一金』(采煤塌陷補償費、價格調節基金)實行即征即返。由財政列支1000萬元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以貸款貼息、無償資助等方式,重點支持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發展潛力大、環境污染小的中小企業加快發展。出臺推進金融業加快發展指導意見,實行政銀企聯席會議制度,加大企業貸款融資協調力度,目前已達成貸款協議10多億元。提前兌現市裡招商引資和優化環境各項優惠政策,拿出1200萬獎勵納稅大戶和招商引資企業。
三是抓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促進城市經濟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加大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治理力度,把技術改造同淘汰落後產能結合起來,上大壓小,扶優關劣,重點完成寶泰隆煤化工、乾豐能源兩個98萬噸焦炭和七煤煤氣公司72萬噸焦爐改造項目,加快推進寶泰隆20萬噸焦油加氫和20萬噸甲醇、乾豐能源和億達信公司2個10萬噸甲醇等5個煤化工項目,進一步完善煤炭循環經濟鏈條,推動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加快發展木制品、農副產品、醫藥、機械、建材等接續產業集群,開工建設三木家具工業園、盛昌蔬菜加工等非煤項目,逐步改變單一依賴煤炭的經濟結構。加大『創新型城市』建設力度,加速構建技術創新體系,增強社會創新能力,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做強做大。
四是抓民生保障刺激消費,增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份額。建立糧食、豬肉、食用油儲備制度和價格乾預措施,對涉民商品實行臨時價格乾預,穩定市場物價;完善價格上漲與提高低收入居民補貼標准聯動機制,保證弱勢群體生產生活需求;加大資金爭取和匹配資金籌措力度,確保失業、醫療、工傷、生育保險等相應待遇及時兌現、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標發放、各項保障保險資金足額到位,增強群眾消費信心;強化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對城鎮『零就業家庭』實現『動態消零』;廣泛吸納社會資本、金融資本,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快推進棚戶區、泥草房、高等級公路、城市道路、『三供四治』和城市綠化等城建工程。
截止2月末,七臺河市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8.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3.3個百分點;全口徑財政收入增長97.7%,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96.1%,增幅居全省首位,為實現保增長目標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