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第六屆『黑龍江省文藝獎』評獎工作方案
2009-05-12 17:37:06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第六屆『黑龍江省文藝獎』評獎工作方案

  為了展示2006—2008年度我省文學藝術的創作成果,推進文藝事業繁榮發展,『第六屆黑龍江省文藝獎』評獎工作正式啟動。具體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為原則,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通過開展評獎活動,鼓勵和引導廣大文藝工作者創作生產出更多深受人民群眾喜愛的文藝精品,發現和培養一批文藝人纔,為實現我省『文化興省』的目標創造條件。

  二、評獎門類和范圍

  1、評獎門類。本屆黑龍江省文藝獎評獎門類包括:文學、戲劇、電影、電視劇(電視文藝)、廣播劇(廣播文藝)、音樂、舞蹈、美術、書法、攝影、曲藝、雜技、楹聯、民間文藝、文藝評論等15個門類。設一等獎20件,二等獎35件,三等獎45件。

  2、評獎范圍。凡由我省專業或業餘文藝工作者在2006—2008年度內創作並演出、播映或參加省級以上展覽、在省級以上(包括省級)報刊、出版社發表或出版的,在省內外產生較大影響的優秀文藝作品,均可按規定程序參加評獎。

  曾參加過省級評獎但未獲獎的文藝作品,經過修改加工,藝術質量有顯著提高或被實踐證明是優秀作品的,也可參加本次評獎。

  在本次評獎年度內獲國際、國家或國家系統獎的作品,亦可參加本屆評獎。

  三、評獎原則和標准

  1、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符合『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的要求,堅持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的原則,有利於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文化。

  2、獲獎作品應具有鮮明的時代精神和地域特色,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高度統一,藝術上有獨創性,為群眾喜聞樂見,並在省內外有較大影響。

  3、堅持公開、公正的原則,杜絕評獎過程中的不正之風。


   四、推薦和評獎方法

  1、推薦方法。各市地、系統由黨委宣傳部、文化局、文聯、作協組成參評作品推薦組,對本次參評作品進行篩選推薦,務於2009年7月1日前報送省組委會辦公室。省直各單位的作者由各單位組織推薦,將作品直接報送省組委會辦公室。凡推薦作品,需繳納評審費,大型作品200元,中型作品150元,小型作品100元。

  2、評獎方法。

  (1)初評:由組委會辦公室負責,按藝術門類建立由專家組成的專家庫,初評前,在專家庫中隨機抽取專家組成初評小組,負責對報送的作品進行初評,每個門類初評7—9件作品。

  (2)聯評:聯評委員會由評獎組委會組成人員在認真討論研究、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對初評作品通過無記名投票的方式,產生本屆評獎的推薦獲獎作品。

  (3)終審:由省委宣傳部部長辦公會對聯評的推薦作品進行終審把關,並在省報、東北網等媒體上進行公示,公示期為7個工作日。

  3、報送作品原則:參評的戲劇、電影、電視劇(電視文藝)、舞蹈、曲藝、雜技等作品報送光盤一套,廣播劇(廣播文藝)、音樂作品報送CD一套;美術、書法、楹聯、攝影、民間文藝等作品報送原作;文學作品、文藝專著、理論文章各報10部(篇)。

  五、獎勵辦法

  獲獎作品由組委會頒發獎金、獎牌和獎勵證書。作品獲得一等獎的作者,可以獲得『黑龍江省優秀中青年專家』的參評資格,獲得享受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貼人員的選拔資格,其所獲獎勵可作為通過綠色通道晉昇職稱的條件之一,在高校的相關評估和職稱評定中,該獎項可以相當於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作為獲獎作者參評的條件。

  六、評獎宣傳

  為了使評獎更加客觀、公平、公正,發揚和調動我省文藝工作者的創造精神和創新積極性,評獎將作大力宣傳:

  1、在省直及各市地媒體刊登本次評獎方案。

  2、對部長辦公會終審審核通過的作品在省報、東北網等媒體上進行公示,公示期為7個工作日。

  3、對評比結果在省直及市地媒體上刊發消息,請省電視臺『今日話題』欄目對獲獎作品根據藝術門類特點做深入報道,對獲獎作者進行專題訪談。

  七、評獎時間

  初評:2009年7月1日至20日,終審:2009年8月15日前結束。

  八、組織領導

  1、各市地、系統及省直有關單位分別成立推薦小組,負責作品推薦工作。

  2、組成本屆黑龍江省文藝獎初評委員會和聯評委員會,負責作品的初評和聯評工作。有作品參加評選的人員,原則上不參加評委會,如確需參加的,涉及本人作品的評定時,應予回避。

  3、組成第六屆黑龍江省文藝獎組織委員會,負責本屆評獎的領導工作,組委會辦公室設在省委宣傳部文藝處,具體負責初評和聯評的組織、協調以及申報作品的接收工作。

  組委會辦公室電話:53642411、53671546

  傳真:53605229

  聯系人:吳鐵柱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