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3日訊 (記者 高長利) 佳木斯市在開展『走進群眾』主題實踐活動中,采取五種方式走近群眾,組織引導廣大黨員乾部幫助基層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謀劃發展思路,破解發展難題,凝聚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努力形成投身十項重點工程、推進科學跨越發展的強大合力。
了解民情,『訪談式』走進群眾
結合深入推進十項重點工程和完成季節性中心任務,佳木斯市組織黨員乾部大下基層,通過入戶走訪、記民情日記、召開民情懇談會、接待群眾來信來訪等方式,與群眾談心交友,全面真實地了解群眾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困難,認真查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誠心誠意地聽取群眾的願望要求和意見建議,為制定政策、推動工作提供第一手材料。在訪談過程中,積極向基層群眾廣泛宣講科學發展觀的意義和內涵,使科學發展觀更加深入人心。在學習實踐活動中,要求黨員領導乾部至少深入分管戰線和聯系點3次以上,每名黨員走訪群眾3戶以上。
問計於民,『調研式』走進群眾
結合學習實踐活動不同階段的實際,佳木斯市圍繞深入推進十項重點工程和解決影響、制約全市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確定調研課題,采取召開座談會、個別走訪、下發調查問卷、進行案例剖析等形式,積極開展調查研究,尋求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科學跨越發展的良策。調研既立足市情,深入基層,研究解決實際問題,又放開眼界,外出考察,學習借鑒先進做法和成功經驗。注重調研成果的轉化,發揮各地各部門和廣大黨員乾部在政策、信息、技術和人纔等方面的優勢,幫助基層單位和群眾謀劃科學發展思路,落實發展措施,解決發展難題。通過深入調研,要求各級黨員領導乾部每人至少撰寫1篇有價值的調研報告,提出2—3條合理化建議。
關注民生,『幫扶式』走進群眾
結合『一幫一』扶貧解困、下崗貧困職工創業就業等工作,該市組織廣大黨員乾部與困難群眾結成幫扶對子,采取資金救助、貸款擔保、技術指導、項目扶持等措施,努力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做到扶貧與扶志相結合,輸血與造血相結合,從根本上解決困難群眾的自我發展問題。各地各部門發揮自身優勢,與村屯、社區、企業開展一對一包保工作,集中力量解決就業、就醫等關乎民生的突出問題。要求每名黨員領導乾部至少確定1戶貧困戶進行長期聯系和幫扶,至少為下崗貧困職工提供1份小額貸款擔保;每名黨員領導乾部都積極參與造林綠化工作,參加1次義務植樹活動;每個單位和部門確定1個村屯、社區或企業進行定點包保。執政為民,『服務式』走進群眾
佳木斯市強化黨政機關和黨員乾部宗旨意識,深入開展『包項目促發展』、『幫企業保增長』等活動,定期深入到鄉村、社區、企業現場辦公,幫助基層單位和群眾解決疑難問題,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涉及經濟發展的職能部門以抓經濟、促生產為重點,采取『一站式』服務等措施,為全市重點項目的推進落實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涉及民生的窗口單位簡化辦事程序,開展上門服務,不斷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對事關全局的重大問題和重大項目,實行跟蹤服務;對影響基層、企業發展穩定的急事難事,實行專項服務;對需要多個部門協作解決的問題,實行聯動服務,切實為基層排懮解難。活動中,要求每名黨員乾部為群眾辦2件以上好事、實事;每個單位和部門為基層服務對象解決2個以上發展難題。
共駐愛民,『共建式』走進群眾
佳木斯市深入開展城鄉共建、村企共建等活動,通過工作聯席會、定期互訪等多種形式,促進共駐共建單位在人纔、信息、技術上的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實現工作上融合、關系上融洽、發展上融入。黨政機關積極參與城鄉共建,關注和支持新農村建設,為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改善農村環境面貌、活躍農村文化生活和解決百姓民生問題獻策出力;駐社區各單位積極主動參與社區建設,做到文明新風共倡,文體活動共辦,環境衛生共治,黨建工作共抓,共建和諧社區;駐村企業和村級黨組織堅持互惠雙贏的原則,在加快企業發展的同時,推動共建村發展,使農民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