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養豬戶發愁:『該出欄的豬根本賣不動』
2009-05-14 16:43:3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近日,養豬戶老趙正為豬圈裡該出欄的大肥豬犯愁,豬肉的各項指標都已具備『出欄宰殺』的條件,可眼瞅著卻賣不動,賣了賠,不賣也賠,這讓老趙陷入了兩難境地。

  13日,哈市南崗區王崗鎮前興隆村52歲的養豬戶老趙向記者訴苦:『我家飼養的36頭豬現在已經長到250斤左右,是最能賣上價格的時候,過了這個斤數再賣,養殖成本增加不說,豬的體重也不會像之前增長得那麼快,豬越大肉質越肥、口感也不好,價格也不如剛到250斤時那麼高。所以到了出欄的時候,不管豬肉多便宜都得賣出去。可現在,豬肉根本賣不動,砸在手裡就是在賠錢啊。』

  每周二是老趙賣豬肉趕集的日子,12日凌晨4點,老趙拿著剛宰的豬拿到集市去賣。在集市呆了7個小時,到11點多散集時,老趙纔賣出去半頭豬,『豬肉市場好的時候,賣一頭半豬肯定沒問題。』

  生豬消費趨少

  養豬戶陷入了兩難境地,在市場上市民買『豬』的熱情也出現了滑鐵盧。3月24日,記者就《市民熱衷自制肉灌制品》為題,對哈市的豬肉市場進行過調查,當時在哈爾濱各大早市和農貿市場內,隨處可見市民聚在賣肉攤床前買肉的場面,豬肉專櫃、腸衣和制作乾腸的生意都異常紅火。當天,前艚和後?的價格均為9元/斤。13日,記者在走訪時發現,大多數肉類專賣店前艚和後?的售價為8.5元/斤,雖然價格便宜,但是在各家賣肉的攤床前沒有了往日市民挑選豬肉的熱鬧場面。

  13日13時,記者在香坊區軍民街仁和農貿市場內呆了10多分鍾,由於沒人買肉,市場內很多店主將棉布蓋在了豬肉上;在香坊區橫道街市場記者看到,相比賣豬肉的攤床,牛肉、羊肉、魚、海鮮等攤床的生意則比較紅火。


  10年裡最不好的時候

  『養了10來年豬,這個月是10年來最不好的時候。』42歲的李文化是香坊區向陽鄉的村民,在村裡養了100多頭豬的老李是養豬大戶。以前每天平均能賣100多斤豬肉,可現在每天最好的時候能賣50斤肉,最不好的時候只能賣20多斤肉,如此少的銷量是以前從未有過的。

  據李文化回憶,2007年是豬肉市場最好的時候,當時毛豬價格10元/斤,當時,村裡很多小養豬戶都擴大了養豬規模,有些不養豬的村民也開始養豬。當時,村裡幾乎每家每戶都養豬,但是這樣幸福的日子卻沒維持多久,2008年下半年開始豬肉價格開始走低,到現在毛豬的批發價格已經跌到4.2元/斤。

  李文化拿著剛出生的豬仔說,『以前經常有人來豬圈抓豬仔,沒個五六百元我都捨不得賣,可是從去年年底開始,來抓豬仔的人少了,到現在每只豬仔已經降到了300元錢,那我們還得主動拿著豬仔問抓豬的人要不要。』李文化告訴記者,由於豬賣不上價,有些村民為了不讓豬增多,甚至把老母豬都殺了。□記者高微鄭璐

  黑龍江省肉類產業發展服務中心5月13日公布的全省生鮮肉、禽蛋產品市場價格信息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邵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