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2日訊 21日,記者從哈爾濱市紅十字血站了解到,目前哈市日獻血量平均已達到13萬毫昇,按475萬市區人口計算,人均獻血每天近10毫昇。
哈爾濱市獻血辦負責人介紹說,哈爾濱市臨床醫療用血100%來自街頭無償獻血,每日至少有300人參與無償獻血,預計2009年獻血量將達到40萬噸。目前哈市市民獻血量完全能夠滿足臨床用血需要。
一人獻血8萬毫昇
今年52歲的徐金源,是哈爾濱市的獻血冠軍,在8年多的時間裡無償獻血累積達到8萬多毫昇。他告訴記者,他第一次獻血是2000年春節。初次獻血,老徐有點緊張,看見粗粗的針頭紮進了血管裡,他使勁攥著拳頭,血卻怎麼也流不出來,經護士指導,他纔過了這一關。獻完血,他手裡握著還帶有自己體溫的那袋200毫昇血,想象著這血流進危重病人的身體,使之起死回生時,一種驕傲的情感油然而生。那時,他便下定決心要把這條愛心之路走下去。半年後,徐金源特意乘車找到了街頭無償獻血車,第二次他獻了400毫昇血。
據老徐講,他接受無償獻血身體檢查的時候,不是每次都能順利通過,有的時候轉氨?過高,有的時候血壓過高。為了達標,他要提前一個月調整飲食,補充一些降壓類食品,利用白班休息時間強化體能,提高體質。幾年來,無償獻血不但沒讓他健康受損,反而督促他養成了一套良好的作息習慣,連感冒都很少發生。
一個偶然的機會,徐金源從電視中得知,血小板不但能及時搶救失血過多的患者,對血液病患者也有顯著的療效。血站工作人員告訴他,捐獻血小板是以治療量為單位的,一個治療量的血小板,相當於獻800毫昇的全血。老徐聽後二話沒說,身體檢查合格捐獻了兩個治療量的血小板。
堅持獻血11年
『我覺得這是一個積德行善的好事,所以就一直堅持。』談起第一次獻血的情景,下崗職工李忠深有感觸。1997年他在醫院裡照護生病住院的老母親,正好同病房的一位老太太手術後嚴重貧血需要輸血。當時,李忠看到病人家屬急得團團轉,就自告奮勇地對醫生說,抽他的血看看,一查他的血型為B型,完全符合病人的血型。那次李忠獻了400毫昇血。當時由於人們對無償獻血的概念還不了解,所以不少人對獻血也持有疑慮,生怕獻血有礙身體健康。但李忠卻不怕,他認為,多獻一次血,需要的人就會多一份生的希望。從此,每年他都會獻出200毫昇的血,到今年為止,已經11年了。
雖然李忠在3年前下崗了,但他的獻血熱情並未減退。是什麼『動機』支橕著他仍能自願無償獻血呢?李忠對記者坦言,在人們想像中沒有單位後,就如同沒有了信念,只為生計而奔波,不再關心社會公益事業。我要用自己的行動向社會證明,下崗人員也沒有遠離社會生活,我們同樣有一顆愛心,關心社會公益事業。所以,我要繼續堅持下去,表達自己對社會公益事業的參與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