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8日訊 2008年7月,位於哈爾濱市道裡區某鄉的一個加工廠因違法經營被哈爾濱市某執法部門取締。在取締過程中,無業人員孫某因認識其中一名執法人員,使加工廠老板李某誤認為孫某是執法部門的人。執法人員走後,孫某對李某自稱是執法部門的一名科長,能幫助說情讓加工廠恢復營業,並向李某索要了11萬元。不久,孫某又以幫助李某辦理『國家免檢營業執照』需要檢驗費和好處費為由騙取李某41萬元。今年5月22日,哈爾濱市道裡區法院一審以詐騙罪判處孫某有期徒刑十二年,並處罰金2萬元。
去年7月,哈市某執法部門接到群眾舉報,稱在道裡區某鄉有一處違法經營的加工廠。執法人員趕到現場,經過檢查,該加工廠屬違法經營,按照規定應予以取締。此時,哈市無業人員孫某恰好到該鄉辦事兒,看到執法人員中有一人與自己相識,就上前與其說話。在執法人員對該加工廠進行取締的過程中,孫某也混在其中看熱鬧,使加工廠老板李某誤認為孫某也是執法部門的人。看到李某的加工廠比較有規模,孫某萌生了詐騙的想法。
執法人員走後,孫某再次來到該加工廠,對李某自稱是哈市某執法部門的一名科長,姓田,看李某比較實在,所以想幫助李某通融一下,恢復營業,並稱能幫助李某辦營業執照。李某聽後大喜過望,表示全聽孫某安排。孫某以辦事兒需要找很多領導溝通、請客吃飯、買禮品為由,向李某索要了11萬元。
孫某走後,李某苦苦等待加工廠能恢復營業的消息,多次給孫某打電話詢問,然而孫某總以『事情不好辦,這幾天就快辦完了』的話來搪塞。
過了大約20天,孫某找到李某,稱找到了一個一勞永逸的辦法——辦理『國家免檢營業執照』。孫某說,這個執照非常難辦,所以花費也要多,檢驗費、好處費加在一起大約需要41萬元。李某雖然半信半疑,但架不住孫某的忽悠,最後也相信了,當場交給孫某41萬元。
此後,李某多次打電話給孫某詢問辦理執照的事,可孫某先是搪塞,後來乾脆關機了。李某這纔感覺自己上了當,打電話到哈市某執法部門詢問,得知根本沒有所謂的田科長。李某隨後報警。警方將孫某抓獲。據孫某交代,他用先後騙取李某的52萬元贓款購買了一輛轎車和一套住房。
負責偵辦此案的哈市道裡區人民檢察院公訴科檢察員宋平說,孫某的詐騙手法並不高明,其實李某只要打一個電話就能核實真假。但是很多違法經營企業被查處後,企業老板不是通過正常渠道解決問題,而往往希望有『能人』幫助擺平,這種心理很容易被騙子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