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8日訊 28日記者從黑龍江省衛生廳獲悉,截止到目前,黑龍江省農村已有1370.3萬人加入了新農合,參合率達95.7%,在全國率先實現了新農合全覆蓋。
黑龍江省總人口為3800萬,其中農村人口為1800萬人。省委、省政府把解決農民看病難當作樹立黨和政府形象的頭等大事,從2006年起他們就將新農合工作列入對市地黨委、政府目標責任制考核之中,成立專門機構,配備專業設備。近年來,黑龍江嚴把費用收繳關、專戶儲存關、資金審核關、資金墊付關和資金運行關,確保資金到位,專款專用。
為了確保這項低水平的保障制度能讓農民真正受益,在補償方案的制定上,黑龍江省要求各縣(市、區)本著『以收定支、略有結餘』的原則,在科學測算的基礎上,提高報銷比例和封頂線,降低起付線,提高參合農民受益程度。一是做好參合農民工的就醫保障;二是做好貧困人口的參合;三是做好門診慢性病補償;四是做好住院分娩補償;五是做好中醫藥服務工作。由於采取了多種科學管理措施,使參合農民的受益程度大大提高。省衛生廳廳長李斌告訴記者:『2007年,黑龍江省衛生廳下發了《黑龍江省關於做好參合農民工住院補償工作的通知》,這個文件的下發,解決了出外打工的農民以及他們家人的後顧之懮,這是為全省1800萬農民做的一件大善事。』
『新農合工作帶動了醫療衛生資源的「下沈」,鄉鎮衛生院的醫療條件得到了大大的改善。』雙城市新興鄉衛生院院長蘇妍告訴記者:『現在我們這兒B超、心電圖、X光都能做,2004年鄉衛生院住院人數只有七八十個,2006年住院人數則達到328人。現在選擇到我們這兒來看病的農民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