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31日訊 自4月10日以來,鶴崗市持續高溫、風大、無有效降雨,截至目前全市平均降雨14.8毫米,比歷年同期少18.5毫米,比去年同期少51.5毫米,土壤?情急劇下降。由於長時間無有效降雨,主要江河水位較歷年同期明顯偏低,擔負灌溉任務的多條河流接近歷史最低水位。截至26日,全市有灌溉任務的中小型水庫總蓄水量3900萬立方米,較去年同期少30%。面對日益嚴峻的旱情,市主要領導親臨一線,現場指導抗旱工作,各包保單位快速深入包保村屯,幫助被包保村屯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各單位各部門迅速行動,全市上下多措並舉,齊心協力,全力以赴,共同抗旱。
旱象顯現後,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迅速做出反應,第一時間趕赴各灌區、水庫、流域,查看旱情、水庫蓄水、河流來水情況,科學分析預測當前旱情形勢,及時啟動抗旱應急預案,全力組織開展抗旱工作。他們及時與農業、氣象、水利、財政及東山區、蘿北縣、綏濱縣相關部門會商,全面分析當前旱情形勢。
市主要領導親臨一線,查看旱情,現場指導抗旱工作。市委、市政府及時成立了以市長為組長的抗旱工作領導小組,下派3個工作組,每個工作組由一名市級領導帶隊,並分別從農委、水利和農機等部門抽調了6名處級乾部和18名技術人員,進駐綏濱縣、蘿北縣、東山區檢查督導指導抗旱工作。
全省抗旱保苗緊急電視電話會議結束後,市委、市政府進一步加強了抗旱工作組織領導力量,實行兩個市級領導帶領工作組包保一個縣(區),下派80家有經濟實力的單位包保所有鄉村的工作機制,包保組於25日下午兩點前到崗到位,完成了與被包保村屯對接,實地查看旱情,廣泛發動群眾,通過采取組織措施、投入措施、技術措施,幫助被包保村屯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同時做到全市所有村屯各有一名水利、農藝技術人員參與指導抗旱工作。各縣區組建了21支工作隊進入鄉鎮,每個工作隊由一名處級乾部帶隊,通過算賬對比等方法,廣泛發動農民群眾,克服等靠思想和僥幸心理,全力開展抗旱自救。
各縣、區及各相關部門也積極籌措資金,加大抗旱投入。在先前投入抗旱資金1790萬元的基礎上,市級財政又墊付500萬元抗旱資金,各縣區按照1:2比例由縣(區)財政投入1000萬元,共計1500萬元作為抗旱保苗啟動資金。目前已投入抗旱資金4734萬元(市級530萬元,縣區投入560萬元,農民自籌3644萬元)。
在抗旱方式上,多措並舉。協調調水,五號水庫,鶴礦集團所屬的細鱗河、小鶴立河、阿凌達湖水庫積極服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的用水調度,從大局出發,在緊要關頭及時向下游灌區緊急調水480萬立方米,支援春灌;進一步發揮小塘壩、機電井的抗旱應急水源作用,調域內7座小塘壩共計35萬立方米水源支援下游春灌;全市及時啟動各類機電井10086眼,打水源井和抗旱井1537眼,盡最大努力滿足旱區抗旱用水需求。啟動沿江臨時泵站提水,制定科學輪灌制度;各縣、區緊急購置啟動噴灌設備2954臺套,對玉米、大豆及經濟作物實施噴灌、滴灌。組織農業技術人員深入抗旱一線,指導農民抗旱保苗等措施,舉全市之力,全面開展抗旱工作。
截至25日,全市水田已泡田65.5萬畝,已插秧57.7萬畝,佔水田總面積的85.1%。旱田出苗18.5萬畝,佔旱田總面積的7.8%,已澆灌38.9萬畝,佔旱田總面積的15.1%。坐濾水種面積3.7萬畝,佔旱田總面積的14.4%,市郊重鎮壓面積6.6萬畝,佔旱田面積的16.6%。水田插秧工作已接近尾聲,大田抗旱保苗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