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新法擊倒哈爾濱果菜農藥超標等食品『老問題』
2009-06-05 10:37:31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胡玥 李佳琪 劉陽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5日訊 4日是《食品安全法》實施的第四天,四天裡,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百姓生活中幾乎每天都在發生著各類食品安全事件。面對果菜農藥超標、消費者買到『過期』食品、有毒餐具肆意銷售這樣的『老問題』,許多百姓提出疑問:新法規作出了怎樣的解釋?執法者又如何使法規落到實處?

   帶證果菜檢出農藥超標工商檢測箱:值守商場攔截毒菜

  近日,一超市從本地經銷商手中購進了一批小白菜,開店前,超市市場科管理員用道裡工商局發放的『快速檢測箱』檢測了小白菜的農藥殘留,結果發現有毒物超標。超市立刻將小白菜退貨,拒絕將其上架。

  從去年奶粉事件後,國家下令『取消食品免檢制度』,並將其寫入《食品安全法》,去年,哈爾濱市道裡工商分局積極出臺相應對策,出資7萬餘元為16家大型商場超市免費配備一臺快速檢測箱,要求其天天抽檢上市蔬菜,向百姓公示檢測結果。

  昨日,記者隨執法人員分別來到道裡中央紅、沃爾瑪、世紀聯華超市,這些店裡每天都有一名檢測人員對當日購進的蔬菜農藥殘留、肉類水分含量、熟食二氧化硫含量進行抽檢,並認真登記檢測結果,以備自檢和工商人員定期檢查。一名檢測員告訴記者,『使用檢測箱兩個月,檢出了大批帶證水果蔬菜農藥殘留超標,我們決定把貨全部退回。此後,經銷商也不敢作假了,蔬菜的合格率越來越高。』

  點評:檢測箱送出了信任,明確了責任,也為食品安全又添了一把鎖。然而,16個檢測箱對於全市每天巨大的果菜銷量來說,還只是滄海一粟。希望『榜樣』能夠推廣,意義纔能深遠。期待有一天,被動受檢都能轉變為主動檢測。

  『標注過期』的綠豆糕新法維權:經營者主觀故意,可一賠十

  6月3日,《食品安全法》實施第三天,23歲的消費者小安來到先鋒路上一家超市,看到了一些綠豆糕食品。細心的他發現一袋綠豆糕的標簽上標著『保質期至2009年6月2日』。

  小安將此事反映到12315。記者趕到該超市看到,這些綠豆糕約有40餘袋,生產日期從5月28日至6月1日不等,但是標注的保質期卻不一樣,有的標為『7天』,有的卻是『30天』。記者還注意到,有的綠豆糕的外包裝印制的是面包類食品包裝,上面的產品信息與綠豆糕不能吻合。超市管理人員稱:『是操作人員一時疏忽,標錯了標簽……』

  記者隨後將此事反映到道外工商局南直工商所,執法人員查看後,責令下架停售這些綠豆糕,並將進一步調查綠豆糕是否真的過期。本報將對此事追蹤報道。

  執法人員同時提醒消費者:『按照新法規,如果經營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准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

  點評:看到食品下架,小安卻不能安心,因他對『標錯標簽』的說法不敢信服。『工作失誤』可以諒解,『有意為之』將受重罰。但和消費者的信任相比,任何法律都『顯得』黯然。怎樣讓小安一樣的消費者都能放心,最終要靠所有經營者的良心。

  甲醛餐具超標全國通報本地執法:一查到底,上限處罰

  昨日,市工商局拿到一份國家工商總局的通知,其中稱從外地工商部門查貨的線索得知,哈爾濱市可能甲醛超標的有毒仿瓷餐具在市場上生產銷售。哈爾濱市接到通知後,立刻行動進行全城搜繳,當日就查獲泰牌、鴻福牌、泰達牌、利景牌有毒餐具一千餘件。

  當日,執法人員分兩路行動,清查了透籠輕工批發市場、曼哈頓,道外區南頭日雜百貨等市場的數百家商鋪。找到了5家商鋪正在銷售被檢測使用禁用原料尿素樹、甲醛嚴重超標的仿瓷餐具,經調查,這些餐具多數被批發到飯店、商場和學校。執法人員告訴記者,這種餐具一旦預熱,將散放致癌物質,危害人體健康。

  據市工商局消保處執法人員介紹,《食品安全法》中對用於食品的包裝材料、容器也進行了明確的生產經營的要求和規定。按照法規,這些有毒餐具的經營者將受到比過去更嚴厲的處罰,如果最終查繳的貨量大、情節嚴重,可吊銷其營業執照,並處以上限罰款。

  點評:當問題商品已經進入流通環節,再迅速的執法也顯得被動,再有力的維權也難免蒼白。消費者的願望是:杜絕它們的生產,將危險掐死在源頭。

  編後:本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正式實施。新法規提出:任何食品添加劑目錄外的都將不能用、任何食品不能免檢、權益受損消費者可要求十倍賠償……一條條嚴肅的法條,系緊了百姓食品入口的『安全帶』。今日起,本報將與市工商局12315聯合推出《食品有法安全入口》專欄,揭露食品不安全事件、監督各方執法責任、解決百姓在食品安全中的難題。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