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黑河
搜 索
黑河零就業家庭成功『脫零』 就業援助一對一幫扶
2009-06-18 15:52:37 來源:東北網-黑河日報  作者:呂游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18日訊 家住黑河長海社區的朱瑞蘭現年45歲,既屬於大齡就業困難對象同時也是零就業家庭成員,長期以來一直靠領取低保過日子。前不久,市勞動就業局為她量身定制了就業幫扶計劃,幫她找到了早晨時段的保潔工作。有了一份較為固定的收入,生活又有了奔頭,朱瑞蘭家裡又傳出了歡聲笑語。

  在黑河市『零就業家庭』援助計劃中,有越來越多的像朱瑞蘭一樣的『零就業家庭』,通過政府的幫助生活重新走上正軌。據統計,截止到去年年末,我市已為2057名零就業家庭成員實現了就業,『零就業家庭』已成功『脫零』。

  勞動就業部門提供『一條龍』服務

  為幫助零就業家庭成員盡快實現就業,我市對零就業家庭成員實施動態管理,零就業家庭成員從進行失業登記開始,就能享受到勞動就業部門為其提供的『一條龍』式就業服務。全市各級勞動就業部門依托街道、社區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及時對『零就業家庭』進行審核、認定,建立動態管理的就業失業臺賬,及時掌握動態變化,並對有就業願望、符合就業條件的零就業家庭成員發放《再就業優惠證》,加蓋零就業家庭成員印章,作為企業吸納安置、小額擔保貸款、免費技能培訓的有效證件。

  此外,對已實現就業的零就業家庭成員,勞動就業部門定期對其進行『家訪』式跟蹤服務,對用人單位進行回訪跟蹤,了解零就業家庭成員的崗位適應情況,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不間斷地職業指導,確保其真正實現穩定就業。

  人保財險社區『零就業家庭』中有1人屬刑釋解教人員,他在勞動就業部門的幫助下參加了免費俄語培訓班,重新走上了工作崗位。在隨後的跟蹤服務中,社區工作人員得知他在生活和工作中有很重的自卑心理後,不厭其煩,多次走訪,找他『談心』,鼓勵他重新樹立自信心。在社區工作人員耐心細致地開導下,他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就業援助『一對一』幫扶

  針對『零就業家庭』的具體情況千差萬別,我市堅持做到『四個到位』,即走訪到位、關心到位、指導到位、推薦到位,並為就業困難人員建立檔案卡片,為『零就業家庭』提供長期的『一對一』服務,並通過開展服務進社區、完善結對幫扶舉措等多種形式,將每一位援助對象的幫扶工作落實到基層、落實到每一位工作人員,實施定期跟蹤,實行長效管理。

  鹿源春社區居民石女士失業多年,家裡有智障兒子和重病在床的老父親,生活負擔很重。去年5月,石女士在勞動就業部門的幫助下找到了保潔工人的工作,可是不久她因兒子突發疾病而不得不回家照顧。今年年初,勞動保障部門得知石女士兒子病情好轉的消息後,很快又把保潔員的崗位送上門。如今的石女士工作穩定了,對生活也有了盼頭。

  崗位開發技能培訓雙管齊下

  針對當前適合零就業家庭成員的就業崗位較為缺乏的情況,我市把政府出資開發就業崗位和社會用人單位的崗位開發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大力開發適合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的社區就業崗位和企業用工崗位。

  我市在政府出資開發社區勞動保障協理、公共交通協管、社會治安協管、環境衛生協管等公益性崗位的基礎上,動員全市機關、企事業單位挖掘崗位,提供更多後勤服務性崗位吸納『零就業家庭』勞動力就業。在安置就業的同時,充分考慮到『零就業家庭』所面臨的實際困難。市、區勞動就業局多次與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反復研究,對零就業家庭成員在勞動技能要求、勞動強度和作業時間等方面都給予極大的照顧。提供的保潔崗位分早、中、晚三個時段,只要本人同意即可與保潔公司簽訂合同。這些公益性崗位吸引了許多『零就業家庭』勞動力參加,解決這些家庭的燃眉之急。

  此外,市政府還出臺了很多的政策,鼓勵用工企業吸納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市政府對各用人企業,在新增崗位中新招用持有《再就業優惠證》的人員,與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並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在相應期限內給予用人企業承擔部分社會保險的全額補貼,並在小額擔保貸款、工資補貼上給予相應的政策傾斜。

  針對『零就業家庭』勞動力大多文化程度和技能偏低的現象,我市根據用工單位的需求,多次對零就業家庭成員進行免費崗前技能培訓和與用工單位的見面會,截至目前,已開展商務俄語、農機、計算機等培訓41期,培訓人員1700餘人,今年力爭達到1.2萬人,並送就業宣傳材料、崗位信息等上門,切實增強了『零就業家庭』勞動力實現就業的砝碼。

  政策扶持力促自主創業

  為切實解決好零就業家庭成員的就業問題,我市結合實際積極鼓勵『零就業家庭』勞動力自主創業,對他們中有創業意向的人,積極為其創造便利條件和提供政策扶持。

  要重新創業就需要投入資金,對於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的市民來說,上哪裡籌集資金成為他們最頭疼的問題。我市規定,凡『零就業家庭』符合自謀職業或自主創業條件的,可憑《再就業優惠證》享受政府在小額貸款、減稅免稅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和援助。我市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積極與財政、銀行等部門溝通,建立了工作銜接聯動機制,以聯合辦公的形式積極為下崗失業人員、大專以上未就業畢業生等發放小額擔保貸款。截至去年,共為1000餘名符合小額擔保貸款條件、有自主創業願望的人員發放貸款2700萬元。有了啟動資金的注入,一潭死水變活水,黑河市小額擔保貸款工作開展以來,貸款償還率為99.9%,列全省首位。

  同時,我市還積極開展創業人員調查工作,收集挖掘創業人員信息。對具備創業條件、有創業願望的城鄉勞動力的基本情況和創業方向進行登記,組織其參加創業培訓,並進行創業指導,對其申請小額擔保貸款給予指導。提供全方位創業服務,開展創業項目征集、推廣活動,幫助符合創業條件的人員選擇創業項目。在創業對象實現創業後,給予持續的跟蹤指導服務,為他們提供政策諮詢,從而幫助這些創業對象解決創業後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

責任編輯:邵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