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居民為了保持室內溫度、擴大室內面積,紛紛安裝保溫陽臺,夏季的哈爾濱市保溫陽臺安裝進入了旺季。高峰到來的同時,人們也會想起省內曾經發生的幾起保溫陽臺墜落事故,安全隱患問題再次突顯出來。連日來,記者對哈市的保溫陽臺市場進行調查發現,保溫陽臺制作沒有行業標准,安裝全憑經驗。建築專家提醒,如此粗制濫造的保溫陽臺超過原有陽臺的承重,會有墜落危險。
保溫陽臺受寵
記者走訪哈市南崗區、道裡區、香坊區等多個居民區發現,在陽臺外面加裝保溫層的現象非常普遍,尤以老式樓區更為突出。13日10時,記者來到道裡區安順街一帶的居民樓,這裡的保溫陽臺安裝率比較高,幾乎每個單元都有一兩家裝有保溫陽臺。撫順街居民龐麗說:『我剛在這裡買了一處二手房,同事建議我先改裝保溫陽臺,那樣一來,廚房可以改到陽臺上,室內空間變大了,屋裡也更暖和了。現如今,這麼改陽臺的居民很多。』在香坊區珠江路建北小區裡,每棟樓上幾乎都有五六個保溫陽臺。
制作目前無標准
14日,記者按照已安裝好的保溫陽臺上留下的電話號碼,聯系到哈市顧鄉大街的一家保溫陽臺制作廠。張老板告訴記者,制作保溫陽臺就是靠經驗,沒有什麼制作標准,一般都會按照用戶的要求來制作。制作保溫陽臺的主要材料是苯板,頂棚安裝扣板,牆外及底部罩上一個鐵制的保溫箱,裡面塞入珍珠岩和水泥混合物,窗戶換成雙層真空塑鋼窗。近兩三年,很多居民將廚房移進陽臺,將暖氣和水管接進陽臺。當記者問起保溫陽臺能夠承重多少、廚房改到陽臺後,陽臺是否能夠承受時,張老板說:『做了這麼多年,沒出過事,家家都這麼做,不信你問問去。』
記者走訪了顧鄉一帶的塑材加工廠,他們都表示可以制作保溫陽臺,但是,在這些工廠的營業執照上都沒有加工和安裝保溫陽臺的項目。
哈工大建築設計研究院的張教授告訴記者,陽臺承重范圍有兩種,一是陽臺自重,二是陽臺後增的變化承重。按國家執行的設計標准承重量是250公斤/平方米。
目前居民安裝保溫陽臺的重量約在三四百公斤,原來的老式樓體安裝的保溫陽臺中,保溫材料主要是碎爐灰,加上廚房用具和一些雜物,重量達到五六百公斤,再加上陽臺原有重量,這甚至超出了最大承重值,存在安全隱患。
尚無法處罰規定
據悉,2000年,沈陽、長春等地全面取消了保溫陽臺,並相繼出臺管理辦法,一些加工者就一擁而至來到哈市,並迅速擴大規模。
哈市香坊區民生東六道街38號2棟6單元的桂先生家的樓下安裝了保溫陽臺,5月下旬的一天,桂先生家失竊,竊賊就是順著樓下的保溫陽臺爬進了他的家中。桂先生四處尋訪,卻沒有一個部門能處理保溫陽臺的問題。
記者就安裝保溫陽臺是否有人監管的問題,詢問了哈市多個部門。
哈市城管部門回答,保溫陽臺屬於樓體附屬物,不屬於城管部門管理范疇,應該由物業和房管部門處理。哈市房產監察大隊表示,平時,接到市民反映的加裝保溫陽臺的投訴比較多,但是目前哈市還沒有一部法規明確保溫陽臺是否可以安裝,安裝後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