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飛米-26重慶搶險8天行程6000公裡吊運裝備60噸
2009-06-20 14:10:45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米-26在吊運設備。

  米-26重慶搶險現場。

  核心提示

  2009年6月5日下午,重慶市武隆縣鐵礦鄉雞尾山發生山體垮塌,直接導致山對面一礦場、一些當地居民和路人被埋。7日,中航工業哈飛米-26重型直昇機(以下簡稱:米-26)被緊急調用,要到重慶搶險。接到指示後,中航工業各級領導高度重視,派機組十萬火急奔赴救援現場。9日18時,米-26飛抵重慶江北機場。16日15時30分,米-26機組完成任務回到哈爾濱。米-26在重慶搶險八天,共計飛行約48小時,行程6000多公裡,吊運裝備60噸,創造了中國直昇機作業的新紀錄。

  東北網6月20日訊   7日16時,米-26由『全國抗震救災模范』、哈飛飛龍公司飛行大隊長齊煥清駕駛,從塔河防火現場飛回哈飛機場。工作人員為飛機配備了搶險設備,機組人員由中俄雙方15人組成。20時50分,米-26從哈爾濱起飛趕往重慶江北機場。由於原定航線上空有雨,米-26輾轉內蒙、陝西,於9日18時飛抵重慶江北機場。

  近極限吊運救援設備

  11日10時30分,第一臺挖掘機成功投放,成為第一批進入核心區救援的機械設備。在吊運飛行中,米-26要飛過一座海拔1400米的山脈,由於要吊運機械,直昇機要爬昇到1600米的高空,這對直昇機的昇力和發動機的功率要求都非常高。由於現場三面環山,直昇機巨大的螺旋槳距山體不足20米,已經是米-26安全作業的極限。當時間接近中午、氣溫逐漸昇高、山谷雲層密布時,米-26吊運最重的挖掘機已顯得力不從心,吊運能力接近極限。機組人員憑借精湛的技藝和對飛行環境的熟悉,超負荷運轉,將急需設備及時吊投。

  米-26共飛行8個架次,將急需的4臺挖掘機、1臺鑽機和1臺鼓風機吊至垮塌現場。4臺挖掘機2個小時的工作量相當於此前所有救援人員4天的工作量。隨著這6臺設備的吊入,緊張的生命接力救援行動迅速展開。

 

  頻冒險『駕照』該被吊銷

  12日6時,機組人員趕到起吊場,但受降雨影響無法吊運。12時整,機長齊煥清乘坐警用直昇機勘察天氣,當時能見度轉好,雲層較低,山谷氣流較大,形成亂流。在這種環境中飛行,直昇機受氣流擾動將非常明顯,加之山距狹窄,對機組人員和直昇機都是前所未有的考驗。盡管如此,12時55分,米-26還是起飛了,開始在雲中摸索穿行,超常規、安全地將急需設備吊運到了救援現場。13時40分,經過2架次飛行,米-26機組圓滿完成了全部吊運任務。

  事後,機長齊煥清告訴記者,此次吊運難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機組人員絲毫的失誤都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中國民航西南管理局的一位局長對齊煥清說:『要是在平時,你這樣飛行,我就吊銷你的飛行駕照。』齊煥清說:『要不是為了搶險,這樣的氣象條件,我堅決不飛行。』

  由於米-26機組出色地完成了任務,機組人員被再三挽留游覽山城。齊煥清說:『我們在重慶受到了貴賓般的待遇。』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