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外包裝上未注明成分、配料表、用量、使用方法等的牛肉精粉。

圖為外包裝上都是英文的A+劑。
東北網6月22日訊 日前,從事餐飲業近10年的崔先生向記者報料,個別飯店經營者為使火鍋味道鮮美,便向其中添加多種添加劑。這些添加劑在哈爾濱道外區承德街上的商鋪裡就能買到,但各種添加劑的資質卻有所不同。近日,記者以酒店采購員身份來到道外區承德街,發現這裡集中了五六十家食品添加劑專賣店。
A+劑上全是英文在承德街92號的添加劑專賣店,銷售人員從隱蔽處拿出了好幾種A+劑,記者看到其中一種價格為25元,外包裝說明都是英文,沒有任何中文標志。當記者詢問該產品產地時,商家表示,她也不清楚,並且叮囑記者要將其遮蓋好,不要讓別人看見,因為這是不允許賣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規定,對於進口的預包裝食品應當有中文標簽和中文說明書,載明食品的原產地以及境內代理商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對於預包裝食品沒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或者標簽、說明書不符合本條規定的,不得進口。
牛肉精粉沒寫咋用
在承德街104號的添加劑經銷部,記者看到一種價格為12元的牛肉精粉,其外包裝上根本沒有注明成分、配料表、貯存條件、使用范圍、用量及使用方法,也沒有『食品添加劑』字樣。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規定,食品添加劑包裝上應具備名稱、規格、淨含量、生產日期、成分或配料表、生產者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保質期、產品標准代號、貯存條件、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在國家標准中的通用名稱、生產許可證編號、使用范圍、用量、使用方法,標有『食品添加劑』字樣。
勾兌方法賣家給倆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部分增香劑、飄香劑都沒有標明使用方法及用量,而對同一種添加劑,同一店鋪的兩個營業員竟給出了100:1和1000:1兩種勾兌方法。一些商家也向記者報料,目前市場銷售的A+劑從30元到300元不等,大多以次充好,是糊精和淀粉勾兌的,可正規商品的價格往往高達300元以上。
省農科院的食品質量檢測人員表示,不具正規資質的食品添加劑很可能危害人體健康,而具正規資質的食品添加劑也應在使用量范圍內使用,長期超量食用食品添加劑可能導致急性中毒和其他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