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5日訊 鶴崗市認真貫徹落實全省抗春旱、保春種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把抗旱減災工作作為學習實踐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緊緊圍繞『穩糧、增收、強基礎、重民生』這一核心,切實提高認識,強化領導,提早部署,狠抓落實,形成了全民動員、全力投入、全社會支持抗旱工作的熱潮。
高度重視,周密部署,切實增強抗旱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市委、市政府將抗旱作為當前全市中心工作,科學安排、周密部署,堅決打好抗春旱、保春種攻堅戰。一是主要領導親臨一線查看旱情,對抗旱工作提出明確要求。面對4月中旬以來持續高溫、大風,無有效降雨,土壤?情急劇下降的嚴峻形勢,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深入旱情嚴重的縣區查看旱情,聽取有關方面的工作匯報,指導抗旱工作,強調要把抗旱工作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舉全市之力抓實、抓好,堅持保苗、保種、保豐收不動搖,保證農民災年收入不減。二是成立抗旱工作領導小組,進駐縣區推進抗旱工作。由市長親自擔任組長,下設三個工作組,每個工作組由一名市級領導帶隊,並分別從農委、水利和農機等部門抽調精乾力量,進駐綏濱縣、蘿北縣、東山區檢查督導抗旱工作。三是召開全市抗旱工作緊急會議,全面部署抗旱工作。市防汛抗旱總指揮部5月19日組織召開全市氣象專家會商會,對當前旱情和未來的天氣形勢進行科學分析預測,於22日組織召開了全市農業專家會商會,認真分析旱情,研究制定補救措施,全力組織開展抗旱工作。
上下聯動,全力以赴,全面開展抗旱工作。按照市委要求,全市各相關縣區迅速行動起來,積極研究對策措施,全面做好抗旱工作。綏濱縣采取了四個班子主要領導包片、縣委常委和副縣長包鄉、鄉乾部包村、村乾部包戶的抗旱工作推進機制,所有包村單位深入到全縣109個村,形成了縣級四個班子齊上陣、上下聯動,全民參與、多點開花的抗旱保苗工作格局。目前,全縣已籌集抗旱資金1000餘萬元,用於打井、購置灌溉設施和購買柴油等,進一步提昇了抗旱能力。蘿北縣啟動了I級抗旱應急預案,成立了抗旱設施建設組、技術指導組、資金籌備組、人工增雨組、包扶工作組、災田補種組、信息發布組等七個抗旱工作推進組和四個抗旱技術服務隊,實行旱情會商制和日報制,及時准確發布各類信息,定期向農民群眾通報抗旱工作進展情況。在啟動原有2485眼機井、58個沿江臨時泵站和881套噴灌設備的基礎上,新打抗旱機井907眼,新購置節水噴灌設備235套,新建沿江臨時泵站10個,農民自備水罐2900個,日出動抗旱人數5000人次。目前,全縣已投入抗旱資金1077萬元,同時,積極協調農村信用聯社以貸款基准率發放農民抗旱救災貸款,從而進一步保證抗旱資金的需求。東山區面對嚴重的旱情,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堅持做到『五確保』,即:強化領導,確保組織人員指導到位;加大投入,確保抗旱物資、資金保障到位;多方支援,確保協調服務到位;科學抗旱,確保抗旱措施落實到位;健全制度,確保農村社會穩定。截至5月25日,全區共啟動抗旱機電井1566眼,新打抗旱機電井84眼,購買節水設備280臺套,農民自籌運水桶罐440個,出動抗旱人員1萬餘人次。
全市動員,對接幫扶,合力推進抗旱工作。按照全市抗旱工作緊急會議要求,全市各單位各部門迅速行動起來,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積極開展幫扶支援,推動全市抗旱工作取得階段性勝利。市農委積極組織農業專家對田間作物進行會商,查看土壤?情和作物出苗情況,科學指導抗旱;鼓勵和發動農民及早購買肥料和灌溉設施,按技術要求對作物進行噴灌、滴灌和壟灌;在電視臺開辦了抗旱技術講座,聘請3位省級農業專家對抗旱技術進行指導,及時向農民發放抗旱技術措施資料5000餘份。市水務局積極協調五號水庫,細鱗河、小鶴立河、阿凌達湖水庫及時向下游灌區緊急調水480萬立方米,支援下游春灌;與農墾系統會商,制定科學輪灌制度,確保灌區按時泡田。市農機總站優先發放農機購置補貼,指導農民改裝農具89臺,安裝節水噴灌設備25套,濾水機播補種3萬餘畝。市氣象局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時發布乾旱監測、預報等氣象信息,提供每日降雨、蒸發、氣溫、土壤?情等情況,對當前旱情和未來的天氣形勢進行科學分析預測,提出抗旱建議。市財政局及時籌集抗旱經費530萬元,全力支持抗旱工作。其他各單位也積極深入包保單位,通過送資金、幫助打井等方式,幫助農民抗旱保春耕。截至目前,全市共投入抗旱資金1722.5萬元,新打抗旱井1164眼,維修啟動機電井10246眼,購置噴灌300臺套,啟動原有噴灌設備1976臺套。經過努力,全市已泡田67.3萬畝,澆灌31.9萬畝,旱情得到了有效緩解,抗旱工作正有條不紊地深入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