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6日訊 哈爾濱市道裡區江橋社區黨委堅持以爭創全國社區建設示范社區為目標,以服務群眾,改善民生為重點,通過采取邊學邊找、邊找邊改等措施,有效推進了學習實踐活動試點工作的紮實開展。
一、結合實際,確定主題和載體,紮實組織好學習活動。社區黨委根據社區的實際情況,把學習實踐活動的主題定位在『做百姓的貼心人,建百姓的溫馨家』上,明確了『創建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社區』的實踐載體。從抓學習入手,通過采取專家講、乾部講、黨員講的『三講』方式,以及每周一題和建立學習園地等形式,調動了社區黨員自覺學、主動學、帶著問題學的熱情。同時,針對社區70餘名年老體弱老黨員參加集中學習有困難的實際,專門組建了以冰凌花藝術團為主體的社區學習宣講團,並分成三個組,采取送學上門的方式,保證了老同志在學習實踐活動中,思想不落後,學習不掉隊。對14名戶在人不在的黨員,通過電話告知和送書上門的方式,使他們及時掌握了參加活動的地點和進程安排,保證了社區黨員學習的全覆蓋。
二、傾聽民意,抓好查擺,有效拓寬群眾訴求渠道。堅持把聽民聲、解民意作為推進學習實踐活動的試金石,在采取下發征求意見函、召開座談會和上門聽取群眾意見的基礎上,按照『點題服務』要求,從建立和拓展傾聽群眾意見和呼聲的渠道出發,匯集以往征求意見做法,在社區快速建立了『一箱、一線、一網、一卡、一報』的『五個一』群眾訴求服務平臺。『五個一』平臺啟動後,先後收到來自各個方面、各個類別的意見和建議23條,各類問題諮詢50餘條。對群眾反映的問題,組織人員及時進行了梳理和歸納,並按照先易後難的原則制定了落實措施。對於能夠立即整改和解答的問題,要求社區不超過1天,立即整改落實;對整改有難度的問題,通過協調街道辦事處和有關部門,制定具體解決措施,確保問題最終得到圓滿解決。
三、真抓實乾,改善民生,積極為百姓排懮解難。社區把讓百姓得實惠作為學習實踐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實施『五抓』措施,在服務民生上求實效。一是抓基礎,構築為民服務新平臺。在繼續發揮和完善現有社區服務站功能的基礎上,通過整合轄區單位資源,聯手物業公司投資15萬元,在居民庭院建成了一處集業主管理、圖書、棋牌、健身為一體的多功能活動場所,並聯手駐街單位在其他三個居民小區建立了活動室,拓展了群眾活動空間,實現了群眾『活動不出庭院,娛樂就在家門』的夙願。二是抓服務,拓展幫民服務新渠道。通過采取整合資源、挖掘潛能的方式,聯合駐街單位和社會培訓、中介機構,主動為下崗、失業人員免費提供就業信息700餘條,舉辦技能培訓班12期,安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410人次。同時,通過采取『社區重點幫、單位聯手幫、鄰裡互助幫』的『三幫』辦法,為轄區166戶低保貧困家庭和孤老病殘戶解決了生活上的後顧之懮。此外,社區黨委還通過『值班書記』、黨員志願者服務隊等形式,隨時接受弱勢群體的困難求助。目前,社區共為78戶弱勢群體家庭結成了幫扶對子。三是抓創新,探索便民服務新途徑。從解決群眾生活需求入手,一方面通過吸納15家餐飲、理發、食雜、修理、乾洗等店鋪加入社區連鎖店和建立郵政一站式繳費點方式,在社區建立了便民10分鍾生活服務圈;另一方面通過整合轄區三家醫院資源,為社區百姓提供就近便利的就醫服務圈,緩解了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四是抓文化,建立樂民服務新陣地。先後在社區建立了全市第一家職工學習書屋,組建了書畫、攝影、太極拳、老年俱樂部等協會組織,成立了群眾自娛自樂的冰凌花藝術團和老年歌詠隊,豐富了群眾業餘文化生活。同時,在江橋胡同建成了居民健身休閑一條街,在12個庭院建立了居民休閑廣場,實現了『一街一景,一院一特色』的街道生態景觀。五是抓創安,打造安全穩定的新環境。在率先實現創安工作『三個全覆蓋』(電子昇控燈全覆蓋、電子門安裝覆蓋、電子監控設施全覆蓋)的基礎上,加大了人防隊伍建設,在社區組建了由片警、專職治安員、駐街單位保安員組成的專業隊伍,由老乾部、老教師、老工人、老軍人、老職工組成的『五老』義務聯防隊伍和由在職黨員組成的黨員志願者隊伍三支巡防隊伍,在社區築牢了人防、物防、技防相互交叉、密集防守的三道防線,消除了不安全隱患。社區綜合發案率和可防性案件連創新低,群眾滿意度連續三年超過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