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大興安嶺地區構築『五大平臺』確保生態功能區安全
2009-06-30 16:35:12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30日訊 在春季森林防火的關鍵時期,大興安嶺地區把學習實踐活動與森林防火緊密結合起來,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森林防火工作,通過構築『五大平臺』,全力以赴打好春防攻堅戰,確保國家森林資源、人民生命財產及生態功能區安全。

  一、構築宣傳網絡平臺,切實增強全民防火意識。一是通過手機短信、彩信和網頁、郵件等載體,實時發布森防動態和火險等級,時刻提醒人們注意森林防火安全。二是充分利用廣播、電視、標語、條幅、彩旗等傳統媒體,注重宣傳教育的知識性、趣味性和人文性,使宣傳教育入腦入心。三是開展森林防火專題節目、文藝演出、知識普及、論壇講座等宣傳教育活動,以貼近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實際的方式,切實提高廣大群眾的參與度,吸納更多的群眾投入到森林防火宣傳中來。四是認真落實森林防火宣傳教育責任制和義務宣管員制度,逐級簽訂責任狀,將宣傳教育任務分解細化到每一個村屯、野外作業點和自然人,不留任何死角盲區。五是結合國務院剛剛頒布實施的《森林防火條例》的貫徹落實,廣泛開展森林防火普法宣傳月、宣傳周活動,並把宣傳工作重點放在林農交錯地帶、邊遠村屯和野外作業點上,加大對入山人員、外來人員、農民和野外作業人員等重點人群的宣傳教育力度。通過強有力的宣傳教育,使廣大群眾奠定了堅實的思想防火防線。

  二、構築火源管理平臺,全力控制人為火災發生。組織森林防火指揮部成員單位、駐軍、森林部隊等,深入到轄區反復開展火災隱患大排查活動,進行『地毯式』清查,確保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對村屯、林場、公路、油庫等重要設施和場所,嚴格按照『四查四落實』的要求,嚴查細查各項防范措施落實情況。采取飛機和車輛載人預警巡護的方法,充分發揮快速反應小分隊機動靈活的優勢,快速高效處置初發火情,及時消除林內火險隱患。依托『三道防線』作用,嚴格檢查過往車輛和行人,嚴禁違規人員攜帶火種入山,並注重在重點時段和重點部位的死看死守。嚴格執行野外作業各項規章制度,每個野外作業點都派駐跟班作業人員,落實防火責任人,並配備必要的撲火工具。實施戰區、軍地、協作單位、林農『四個聯防』,加強農林聯防,實施農民參與森林資源管護,做到資源共享、責任共擔。健全森林火險預警響應運行機制,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領導帶班制度。加強林火氣象監測,及時發布高火險警報和預警信息,提前做好應對准備。春防期間,只要具備增雨條件,即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降低火險等級。

  三、構築基礎保障平臺,不斷提高科學防控能力。大力推進新林、呼中和加林局重點火險區綜合治理二期工程建設,積極做好西林吉、圖強、塔河、阿木爾重點火險區綜合治理的項目爭取工作。加大對防火公路、塔路、了望塔以及橋涵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盡快完成50個直昇機吊桶取水池和呼中自然保護區30個臨時機降點的建設任務,確保航空滅火的需要。加強地區及各地物資儲備庫建設,建立與森林防火工作任務相適應的物資儲備庫,確保在發生較大森林火災時有充足的物資儲備。

  四、構築隊伍建設平臺,做好撲火的各項准備工作。加大各級森林專業消防隊伍建設,配齊配強設施設備,加強專業技能訓練,全面提昇撲救森林火災的綜合能力,確保首戰必勝。堅持『重點地區,重點防控,靠前布兵』的原則,根據布防方案,將新組建的地區直屬專業森林消防支隊和森林部隊靠前布防,重點部署到十二站、椅子圈、青林、大子羊山、富拉罕火燒跡地等重點火險區。各縣區局根據自身實際,將所屬專業森林消防隊部署到本施業區的偏遠地區和高火險地區,尤其是夏季雷擊火多發區,重點駐兵防范。充分發揮快速反應小分隊的作用,將其部署在關鍵部位和重點區域,做到有火及時發現、及時撲救。制訂科學實用的撲火預案,根據各地不同的山地形態,制定不同的撲火方案,確保戰時所需。嚴格執行用兵補償制度,利用經濟手段和制約機制,科學調動撲火力量,確保兵力的合理使用和投放。

  五、構築監督檢查平臺,切實強化責任落實。嚴格落實黨政領導齊抓共管責任制,一旦出現問題,不僅追究林場、鄉鎮領導的責任,還要追究相關領導和主要領導的責任;不僅追究行政領導的責任,還要追究黨委領導的責任。堅持明察暗訪的檢查方式,組織防火辦、森林部隊、公安局、紀檢委等有關部門成立森林防火檢查組、督察組,不定期深入鄉鎮、村屯等基層單位督查森林防火工作。認真貫徹實施《森林防火條例》和《大興安嶺地區森林防火行政問責實施細則》,按照『四不放過』的要求,加大防火責任追究力度,保證各級在責任面前不敢懈怠。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