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佳木斯
搜 索
佳木斯市郊區做好『五篇文章』推動經濟社會跨越發展
2009-07-02 21:25:57 來源:東北網  作者:邵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2日訊 (記者 邵奇) 自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開展以來,佳木斯市郊區緊緊圍繞『深入推進十項重點工程,加快小城鎮建設、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實現郊區經濟社會科學跨越發展』的活動主題,切實做好『五篇文章』,促進社會各項事業和諧發展。

  做好『城鄉一體』文章,推進小城鎮建設,統籌城鄉發展

  堅持以規劃為先導,科學制定郊區城鄉一體化五年發展規劃,明確每一年的發展目標和具體任務;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結合西出口改造、棚戶區改造和新區開發建設,加快興家、沿江等8個城中村改造步伐,將友誼路打造成全市最靚麗的景觀大道,將城鄉結合區域打造成功能完善、環境優美、宜居宜商的現代化新城區,為打造『秀氣、靈氣、洋氣、漂亮』和幸福指數較高的快樂城市做出更大貢獻;加快推進小城鎮建設。結合望江、蓮江口、敖其等城鎮自身優勢,選准定位,集中資金建成一批工業帶動型、商貿流通型、旅游度假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鎮,增強城鎮輻射、帶動作用,逐步實現農民向城鎮集中、工業向園區集中、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

  做好『農業穩區』文章,構建綠色食品基地,調整產業結構

  加快綠色、特色產業和畜牧業發展,豐富市民的米袋子、菜籃子。充分挖掘糧食生產的潛能,抓好農業核心示范區建設,推廣新技術和新品種,提高單產水平,不斷提高糧食產量。圍繞城鄉市場需求種植適銷對路的新品種,加快發展平安鄉臺灣瓜菜、長發鎮脫毒馬鈴薯、沿江鄉大白菜、長青鄉蕃茄等特色經濟作物和綠色蔬菜,積極開拓俄羅斯市場。加快發展產業化畜牧業,突出抓好生豬養殖,大力推廣無公害生態養豬,並擴大奶牛、肉牛、肉羊和家禽的養殖規模。


   做好『工業強區』文章,構建民營經濟創業基地,提高科技含量

  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良好平臺。堅持以園區建設為牽動,按照『工業園區化、園區城市化』的思路,充分發揮江北工業園區享受省級開發區優惠政策的優勢,做大做強、做優做美江北工業園區,在目前1平方公裡基礎上,到2015年發展到10平方公裡,充分發揮江北工業園區的作用,制定更為優惠的政策,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為吸引客商投資和全民創業搭建最優的平臺。同時,結合各鄉鎮實際,規劃建設一批適合當地區位優勢、產業優勢、資源優勢的特色工業小區,使工業園區和小區真正成為客商投資和民眾創業基地。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優良環境。進一步改善經濟發展環境,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繼續由區領導聯系重點民營企業,幫助解決企業在政策、審批、資金、用地等方面的困難。充分發揮郊區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公司的作用,擴大業務,加強政、銀、企之間的聯接,加大區、鄉(鎮)兩級財政扶持力度,逐步建立多層次、多渠道、多元化的融資機制。為民營企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橕。發揮沃爾德電纜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兩個省級研發中心和驥馳集團省級研發中心作用,幫助民營企業開展好與高校、科研單位對接,提昇郊區民營企業科技創新力。

  做好『旅游立區』文章,構建休閑旅游基地,壯大文化產業

  以旅游業為郊區經濟增長新引擎,加快發展各類旅游項目,努力使郊區成為三江地區集吃住玩於一體的四季旅游勝地。全力打造敖其灣綜合旅游經濟區,按照『高起點、大手筆、建精品』的要求,整合區域內的敖其赫哲新村和民俗風景區、臥佛山滑雪場、杏花谷、影視基地、猴石山、赫哲風情園等景觀,建成集登山觀景、滑雪健身、休閑度假、民俗體驗為一體的四季旅游區。緊緊圍繞全市春季杏花節、夏季三江國際旅游節、秋季知青節和冬季潑雪節四個節慶活動,加快發展登山滑雪游、生態觀光游、休閑度假游、鄉村農家游、民俗風情游等旅游項目。

  做好『為民服務』文章,完善體制機制,構建和諧社會

  始終將以人為本理念貫穿於學習實踐活動始終,把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把關注民生、改善民生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紮紮實實為全區人民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大力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大力發展職業教育,重視學前教育,優化教育結構,促進教育事業均衡發展。大力發展衛生事業,進一步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不斷提高參合率。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擴大社會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城鄉低保覆蓋范圍,進一步健全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力維護社會穩定。深化平安郊區創建活動,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建立經常性的安全生產監管制度,完善突發公共事件和重大自然災害應急處置機制,做好信訪工作,妥善處理各類社會矛盾。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