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百位英雄模范人物』黑龍江候選人
2009-07-20 08:30:56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百位感動中國人物』黑龍江候選人

  001.八女投江1938年10月,以冷雲為代表的東北抗日聯軍8名女戰士,在頑強抗擊日本侵略軍的戰斗中彈盡援絕,毅然投入滾滾江水,為國捐軀。她們是東北抗日聯軍第2路軍第5軍婦女團的指導員冷雲,班長胡秀芝、楊貴珍,戰士郭桂琴、黃桂清、王惠民、李鳳善和被服廠廠長安順福。

  冷雲,1915年生,黑龍江省樺川縣人, 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佳木斯從事秘密抗日活動。1936年冷雲參加東北抗聯第5軍。1938年夏,與冷雲同在第5軍的丈夫英勇犧牲,她強忍巨大悲痛,告別剛剛出生兩個月的嬰兒,隨第5軍第1師部隊西征,任婦女團政治指導員。西征中婦女團的戰士們和男戰士一樣跋山涉水,英勇作戰。7月12日參加攻打樓山鎮戰斗。10月上旬,該部在牡丹江地區烏斯渾河渡口與日偽軍千餘人遭遇,已行至河邊准備渡河的婦女團8名女戰士,為掩護大部隊突圍,毅然放棄渡河,在冷雲的率領下,分為3個戰斗小組,主動吸引日偽軍火力,與敵人展開激戰。在背水作戰至彈盡援絕、被敵人困死在河邊的情況下,面對日偽軍逼降,誓死不屈。她們毀掉槍支,挽臂投入滾滾的烏斯渾河,壯烈殉國,表現了中華民族同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

  004.馬駿(1895-1928)男,回族,吉林省寧安縣(今屬黑龍江省)人,中共黨員。

  1915年8月,馬駿考入天津南開學校。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後,參與領導天津學生總罷課,擔任天津學生聯合會副會長,積極聲援北京學生的愛國運動。9月,與周恩來、鄧穎超、郭隆真等發起組織『覺悟社』。同年11月,作為京津學生代表,赴上海參加全國各界聯合會成立大會,被選為常務委員。1920年冬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不久,受黨派遣回東北開展革命斗爭,創建黨的組織。1925年上海發生五卅慘案,他積極組織領導了聲援上海工人的愛國運動。後被派往前蘇聯學習。1927年7月大革命失敗後,中共北方區黨的組織被軍閥張作霖嚴重破壞。正在莫斯科學習的馬駿奉黨組織調遣回國,擔任中共北京市委副書記兼組織部部長。面對嚴重的白色恐怖,他不懼艱險,艱苦細致地開展黨的秘密工作,恢復黨的組織,宣傳黨的主張,堅定群眾信心,繼續堅持革命斗爭。同年12月被捕。敵人許以高官厚祿,他說:『叫我不宣傳馬列主義,不搞革命,這比太陽從西邊出來還難!』在獄中,他威武不屈,受盡酷刑。1928年2月15日英勇就義。

  072.李兆麟(1910-1946)男,漢族,遼寧省遼陽市人,中共黨員。

  『九一八』事變後,李兆麟到北平參加由中共地下黨員任骨乾的抗日民眾救國會,在平西一帶開展抗日救亡活動。不久,中共黨組織派李兆麟等人以抗日民眾救國會名義,回東北遼陽一帶組織抗日義勇軍,開展反日武裝斗爭。1932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隨後被派到本溪煤礦從事工人運動。次年8月調中共滿洲省委軍委工作,參與創建東北抗日武裝。1934年起任珠河反日游擊隊副隊長、哈東支隊政治委員、東北人民革命軍(抗日聯軍)第6軍政治部主任、北滿抗日聯軍總政治部主任。曾與趙尚志、李延祿等領導的部隊配合創建松花江下游湯原抗日游擊根據地。1939年5月任東北抗日聯軍第3路軍總指揮,率部在廣袤的松嫩平原上開展了英勇的抗日游擊戰,打擊日偽軍,先後攻克訥河、克山、肇源等縣城。1940年底,抗聯部隊在極其艱難險惡環境下遭受嚴重挫折後,他和周保中等組織整訓部隊,繼續堅持斗爭。曾任整訓後的東北抗聯教導旅政治副旅長。抗日戰爭勝利後,以中共代表身份任濱江省副省長,兼任哈爾濱市中蘇友好協會會長等職,同國民黨『接收』大員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1946年3月9日在哈爾濱被國民黨特務暗殺。

  079.楊子榮(楊宗貴,1917-1947)男,漢族,山東省牟平縣人,中共黨員。

  楊子榮13歲時隨父母闖關東,先後在鴨綠江上當船工,在鞍山、遼陽一帶當礦工,因此對東北的三教九流、風俗人情、行幫黑話等都有所了解。1943年春,因反抗日本工頭,被迫跑回山東老家。1945年參加八路軍。同年10月隨部隊開赴東北,被編入牡丹江軍區第2團某部炊事班當戰士,不久調到戰斗班當班長。1946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由於在戰斗中的突出表現,榮立特等功,並被團裡評為戰斗英雄,後提昇為偵察排排長。1947年1月下旬,所在部隊得到號稱『座山雕』的匪首張樂山在海林縣境內活動的線索,遂派他帶領5名戰士化裝成土匪吳三虎的殘部前去偵察。楊子榮等人到達夾皮溝的山林中,幾番巧妙地與『座山雕』的坐探接觸,經過用黑話聯絡,取得了土匪的信任,打入其隱居地。2月7日,一舉將『座山雕』及其聯絡部長劉兆成、秘書官李義堂等25個土匪全部活捉,創造了深入匪巢以少勝多的戰斗范例。為此,團裡給楊子榮記了三大功。同年2月23日,在繼續追剿丁煥章、鄭三炮等匪首的戰斗中英勇犧牲。東北軍區司令部追授他『特級偵察英雄』的光榮稱號,其生前所在排被命名為『楊子榮排』。

  118.趙尚志(1908-1942)男,漢族,遼寧省朝陽縣人,中共黨員。

  趙尚志1925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東北地區最早的共產黨員之一。同年冬受黨派遣南下廣州進入黃埔軍校第4期學習。蔣介石制造反蘇反共的中山艦事件後,1926年5月,趙尚志毅然退出黃埔軍校,按照黨的指示,回到哈爾濱參加建立黨組織和從事反帝反軍閥的革命活動。曾兩次被捕入獄,始終堅貞不屈。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經黨組織營救出獄,被任命為中共滿洲省委常委、軍委書記。1933年10月領導創建北滿珠河反日游擊隊,任隊長。隨著部隊的發展壯大,1934年6月任東北反日游擊隊哈東支隊司令,與李兆麟等創建了珠河、湯原抗日游擊根據地。1935年1月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3軍軍長。1936年1月任北滿抗日聯軍總司令部總司令。同年8月任東北抗日聯軍第3軍軍長。後任中共北滿臨時省委執委會主席、東北抗日聯軍第2路軍副總指揮。面對日偽軍的瘋狂『討伐』、『清剿』,趙尚志率領抗聯部隊進行了英勇無比的艱苦戰斗,遠征松嫩平原,爬冰臥雪,餐風宿露,作戰百餘次,打破了敵人一次次重兵『討伐』和『清剿』。1942年2月12日,趙尚志在戰斗中身負重傷被俘,他寧死不屈,壯烈犧牲。

責任編輯: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