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黑龍江轉發中央《黨政後備乾部治理拉票行為》通知
2009-07-21 16:43:45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關於轉發中央組織部《關於在黨政領導班子後備乾部集中調整中加強監督認真治理拉票行為的通知》的通知

  各市(地)委組織部,省委各部委、省直各廳局、各人民團體、各大專院校、省屬各事業單位組織人事部門,省屬企業黨委:

  現將中組部《關於在黨政領導班子後備乾部集中調整中加強監督認真治理拉票行為的通知》(組通字〔2009〕23號)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一、要高度重視,把治理拉票行為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對黨政領導班子後備乾部調整,是事關領導班子和乾部隊伍建設和長遠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各級黨組織要充分發揮組織監督、群眾監督、新聞媒體監督、網絡監督、電話監督的作用,在報紙、電視、網絡等媒體上進行廣泛宣傳,教育引導黨員乾部正確行使民主權利,正確對待民意,認真遵守組織人事紀律,做到預防在前,教育在前。各級領導乾部要發揮表率作用,帶頭講黨性、顧大局、守原則、揚正氣,帶頭抵制和糾正拉票行為。各級組織人事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把專項治理工作作為2009年度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風、進一步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工作的一個重要抓手,使群眾對乾部選拔任用工作和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風的滿意度得到進一步提高。

  二、要加強監督,確保治理拉票行為專項行動紮實推進。要進一步暢通、拓寬並公布受理群眾舉報的渠道,完善『12380』舉報受理機制,方便群眾反映問題。要加強乾部監督聯席會議成員單位之間的溝通協調,及時交流有關反映拉票問題信息,形成監督合力。要對後備乾部集中調整工作中治理拉票行為的情況進行測評,測評結果作為考核評價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風工作的重要參考。

  三、要嚴肅查處,切實增強治理拉票行為的實效。建立後備乾部集中調整拉票問題的專辦制度和查核工作責任制,明確具體負責人和責任人。考察中收到的反映拉票問題的舉報,要及時報告上級組織部門和考察組。對在考察期間收到的舉報件,要在考察工作結束前辦結。在後備乾部民主推薦、考察中有拉票行為的,一經查實,一律取消資格並予以通報,進一步營造風清氣正的選人用人環境。

  中共黑龍江省委組織部

  2009年7月21日


 

  關於在黨政領導班子後備乾部集中調整中加強監督認真治理拉票行為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組織部,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各人民團體組織人事部門,部分國有重要骨乾企業和中央管理的金融機構黨組(黨委),部分高等學校黨委:

  根據中央的統一部署,省部級和市、縣兩級黨政領導班子後備乾部將於今年進行集中調整,這是事關領導班子和乾部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戰略舉措。各種形式的拉票行為破壞民主規則,造成民意失真,損害黨的形象,乾擾後備乾部集中調整工作健康順利進行。為進一步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風,營造風清氣正的選人環境,確保集中調整工作健康順利進行,現就在此次集中調整中加強監督、認真治理拉票行為作如下通知:

  一、在後備乾部集中調整中,凡通過宴請、送禮、安排消費活動、打電話、發短信、當面拜訪等形式,請求他人在推薦過程中給予自己關照;委托、授意中間人出面說情,請求他人在推薦過程中給予自己關照;通過舉辦同學、同鄉、同事、戰友等聯誼活動,請求他人在推薦過程中給予自己關照等行為,均屬拉票行為,必須堅決禁止。

  二、對查核屬實有拉票行為的人員,均應予以嚴肅處理。在後備乾部推薦工作開始前發現並查實拉票的,不得列入被推薦人選名單;考察過程中發現並查實的,是考察對象的,取消考察對象資格;考察結束後發現並查實的,已列為後備乾部的,取消後備乾部資格。同時,要予以通報批評,記錄在案,作為今後評價使用乾部的重要依據。情節嚴重的,先免去現職或者責令辭職,再根據情況作出調整、降職等進一步的組織處理。受到組織處理後兩年內不得提拔。應當給予紀律處分的,移送紀檢監察機關處理。

  三、參與、幫助他人拉推薦票的,同樣屬於嚴重違反組織人事紀律的行為,比照為自己拉票的行為給予相應處理。對接受有拉票意圖的宴請,收受拉票人禮品或參與拉票人安排的消費活動的,也要給予嚴肅的批評教育。

  四、各級組織人事部門和後備乾部考察組要認真做好舉報受理工作,公布舉報電話及其他舉報渠道,采取措施方便群眾反映問題。要發揮公示的監督作用,在後備乾部考察對象公示通知中,專門將考察對象是否有拉票行為列為舉報的重要內容。

  五、建立反映後備乾部集中調整中拉票問題的專辦制度,從快從嚴辦理、認真查核群眾反映的拉票問題。凡情節比較具體、線索比較清楚的舉報件,要限時辦結。其中,在考察期間收到的舉報件,要在考察工作結束前辦結。

  六、進一步落實查核工作責任制。組織人事部門和後備乾部考察組,對收到的反映拉票問題比較具體的舉報件和上級交辦的舉報查核件,必須認真進行查核。每一查核件都要明確具體負責人和責任人,舉報查核情況報告要由具體負責人和責任人署名。不進行查核或敷衍塞責不進行認真查核的,要對具體負責人和責任人作出批評和處理。

  七、各地區各單位在後備乾部集中調整工作開始前,要將本通知內容原原本本地傳達到所有參加後備乾部民主推薦的人員和有被推薦資格的人員,把紀律要求及拉票行為應當承擔的後果向乾部說清楚,教育廣大乾部自覺堅持黨性原則,嚴格遵守組織人事紀律,堅決抵制拉票行為。

  八、在後備乾部集中調整工作中,上級組織人事部門要對各地區各單位治理拉票行為的情況進行測評(測評樣表見附件),測評結果作為考核評價各地區各單位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風工作的重要參考。凡測評滿意度過低的,上級組織人事部門要進行調查和處理。

  中共中央組織部

  2009年3月27日


 

  關於轉發中央組織部辦公廳《關於在第三、四批省部級後備乾部集中考察工作中進一步做好治理拉票行為有關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各市(地)委組織部,省委各部委、省直各廳局、各人民團體、各大專院校、省屬各事業單位組織人事部門,省屬企業黨委:

  2009年3月27日,中央組織部下發了《關於在黨政領導班子後備乾部集中調整中加強監督認真治理拉票行為的通知》(組通字〔2009〕23號),明確提出了八項要求。中央組織部文件及省委組織部轉發文件的通知於7月21日在《黑龍江日報》全文刊載。近日,中央組織部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在第三、四批省部級後備乾部集中考察工作中進一步做好治理拉票行為有關工作的通知》(組廳字〔2009〕25號),對做好治理拉票行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現將中組部辦公廳通知轉發給你們,請嚴格按照中央要求做好治理拉票行為有關工作。要確保宣傳教育到位,引導參加後備乾部民主推薦的人員和有推薦資格的人員深入學習組通字〔2009〕23號、組廳字〔2009〕25號文件,認真執行中央組織部、省委組織部有關要求,自覺抵制各種形式的拉票行為;要確保舉報受理到位,做到群眾舉報渠道暢通,反映問題受理及時;要確保嚴肅查處到位,實行舉報查核責任制,定人、定責、定時,從快從嚴查處舉報。要通過紮實有效的專項治理行動,為後備乾部集中調整工作健康順利進行奠定堅實的基礎。  

  中共黑龍江省委組織部

  2009年7月20日


 

  關於在第三、四批省部級後備乾部集中考察工作中進一步做好治理拉票行為有關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組織部,中央管理的國有重要骨乾企業和高等學校組織人事部門

  為進一步深化治理拉票行為專項行動,營造風清氣正的後備乾部集中考察環境,現就在第三、四批省部級後備乾部集中考察工作中,進一步做好治理拉票行為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1、各地區、各單位要對照中央組織部《關於在黨政領導班子後備乾部集中調整中加強監督認真治理拉票行為的通知》(組通字〔2009〕23號,以下簡稱《通知》),對前一段工作情況進行回顧檢查,針對薄弱環節,進一步細化工作責任,改進方法措施,完善治理方案。治理措施要具體、實在、有力度。

  2、堅持教育警示在前。各地區、各單位要將中央組織部《通知》內容,提前發送給所有參加後備乾部民主推薦的人員和有被推薦資格的人員學習,並確認每位同志都已收到《通知》和知曉《通知》內容。(各地區、各單位組織人事部門給參加推薦人員的函參考樣稿附後)。

  3、加強舉報電話、舉報網站和舉報信箱管理,安排好受理舉報人員值守,確保群眾舉報渠道暢通、受理及時。要在這次考察開始前,對今年3月以來受理的反映拉票行為的舉報進行一次集中清理,查核清楚、處理到位。

  4、從快從嚴查處舉報。考察中收到的反映拉票問題的舉報,要在3日內報告中央組織部乾部監督局和考察組。對線索比較清楚的舉報,要限時辦結,一般不超過10天。其中,在考察期間收到的舉報件,要在考察工作結束前辦結。

  5、對反映有拉票行為的人員,屬後備乾部考察對象的,由考察組與其進行當面談話,要求就反映的問題作出說明;其他人員,由所在地區和單位組織人事部門談話了解情況。

  6、舉報查核工作,每一件都要明確具體負責人和責任人。舉報查核情況報告,要說明查核過程,並由具體負責人和責任人署名。中央組織部將對查核情況進行抽查復核。

  7、加強對治理拉票情況的考核評價。在省部級後備乾部考察期間,中央組織部將對各地區、各單位治理拉票行為情況進行民主測評,主要根據對中央組織部《通知》內容的知曉率、治理拉票行為群眾滿意度、反映拉票問題舉報量及查處情況,評價有關地區和單位組織人事部門的工作情況,並適時在一定范圍內通報。

  8、各地區、各單位要以多種形式,在廣大乾部中廣泛宣傳開展治理拉票行為專項行動的工作部署、紀律要求和監督措施,營造濃厚氛圍,引導各級乾部自覺遵守組織人事紀律,堅決抵制各種形式的拉票行為。

  中共中央組織部辦公廳

  2009年7月18日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