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日訊 隨著2009年的日歷翻過大半,股指也從去年底的1600多點上漲到3000點上方,足足翻了近一番。股指重上3000點,冰城百姓的理財生活又發生了哪些變化?記者近日走訪了解到,雖然證券大廳裡新開戶的股民多了,基金銷售也回暖了,但同兩年前相比,冰城人似乎少了一份狂熱,多了一份理性,市民大把從銀行提錢,排長隊辦開戶『搶』基金的場面沒有再現。
不再『大搬家』儲蓄『溫和』分流
2007年,面對瘋漲的股指,哈市股民張先生興衝衝地把大部分積蓄都投入到了股市。隨著2008年股指從6000點到1600多點的『一瀉千裡』,他損失慘重,超過8成的投入打了水漂。今年初,眼看著股指開始逐漸走出低谷,張先生不斷提醒自己要冷靜,並試探著拿出幾萬元資金補倉。幸運的是,當股指重新站上3000點關口,他不但解套了,還借助幾萬元補倉資金實現了小有盈餘。
來自人民銀行哈爾濱中心支行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哈爾濱市金融機構儲蓄存款一度呈現持續增長態勢,半年新增了300餘億元,僅從5月起出現增速放緩趨勢,並在6月創出增長額最低值,但仍新增了17.9億元。在2007年,居民儲蓄曾一度因全民炒股的熱潮而呈現多年不遇的銳減。
股市基金回暖開戶認購不再排長龍
日前,記者在中央大街西五道街上的一家證券公司看到,營業櫃臺前陸續有市民前來辦理開戶或轉賬等業務,一改去年以及今年初門可羅雀的場景。不過,同2007年眾多市民排著長隊等待開戶的場面相比,又顯得溫和得多。
據該證券公司負責人介紹,從去年到今年3月前,證券大廳裡一直很冷清,每周開戶的人不足10戶,3月至今明顯回暖,每天開戶數都在10筆以上,月開戶數約有二三百戶。而歷史數據顯示,2007年他們這裡的全年開戶數多達1.6萬戶,月均超千戶。
基金的情況也大體如此。今年7月初,一只口碑甚佳的新基金上市發行,引起了不少投資者的關注。但記者當時走訪發現,2007年冰城屢屢上演的排長隊搶購新基金的場面並沒有再現。
人民銀行哈爾濱中心支行的董建華認為,去年股市暴跌讓眾多股民遭遇套牢,現金已相對有限。另外,今年房市回暖,一些市民選擇了買房或投資房市。不過儲蓄走向的變化,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百姓投資心態和行為正在走向理性,過去幾年裡資本市場的大起大落,無疑給投資人上了一課。
興業證券哈爾濱營業部總經理助理趙裕國表示,同2007年全民蜂擁入市的狂熱相比,今年股民的表現的確要冷靜得多。除了開戶人數的變化,不少投資者對整體經濟發展趨勢給與了更多的關注和思考,而不再是盲目跟風。
招商銀行哈爾濱分行理財師高金寶表達了不同的觀點。他表示,今年招行的基金業務較去年明顯回暖,銷售額幾乎增長了10倍,其中股票型基金比例接近5成。但熱度遠沒有達到2007年的程度,有不少基金客戶是在理財經理引導下購買的,主動購買的不多。他認為,這種表現有一定理性的成分,但更多的可能是經歷損失後的觀望和膽怯。在觀望中投資者已經失去了一次機會。『因為市場低迷到谷底的時候,往往是最有投資價值的時候。』
對於基金投資,中國銀行理財師黃輝為市民提供了一套參考方案,即按4:4:2的資金比例,分別投資股票型、平衡型及貨幣或債券型基金,既保證一定的流動性,又能實現保值需求。
招行理財師認為,在低利率時代,國債等長期固定收益型產品『受寵度』下降,是正常現象,但兩年前出現的拋國債買股票或基金現象,則有些過激。
事實證明,在股市瘋漲中後期作出類似舉動的投資者,多數最終都遭遇了『套牢』,得不償失。
他提醒廣大投資者,無論資本市場行情多麼紅火,大家都要堅守資產配置理念,合理配置儲蓄、國債、基金、股票等投資,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這樣纔能從容地應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