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同江市以群眾滿意為總目標建立持續整改長效機制
2009-08-06 15:19:40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6日訊 同江市以群眾是否滿意為總目標,創新建立動態持續整改機制,讓黨員乾部群眾切實感受到學習實踐活動帶來的新變化、新成果。

  一是建立預警機制。從市委辦、政府辦、紀檢委等部門抽調乾部成立了『民情民意分析中心』,分戰線設9個民情征集工作組,通過開設政府網站、發送手機短信、懸掛意見箱、設立專線電話等形式,及時、准確地征集民情民意,做到『四必訪』,即重點服務對象必訪,有意見的單位和個人必訪,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必訪,離退休乾部必訪。定期召開民意信息溝通會,通報全市民情民意動態,發布『民情民意預警』,對熱點、難點問題進行督辦,迅速妥善解決。聘請95名鄉村信息員,建立10個『民意直報站』,構建了市、鄉、村三級民意征集網絡,及時快速反映突發事件,為市委科學決策提供第一手資料。八岔赫哲族鄉民意直報站在征集群眾意見時,了解到農民強烈要求把八岔島承包期滿的耕地分包到戶,且事態有逐步昇級傾向。直報站立即將這一情況反應給鄉黨委,經深入調研,召開村民代表會議,票決通過了把9000畝合同期滿耕地全部分包給村民,維護了群眾利益,維護了農村穩定。

  二是建立推進機制。建立了黨員乾部大下基層、強力推進機制,黨員乾部到問題多、矛盾深的地方同群眾一起攻堅克難。針對涉及群眾生產生活的實際問題,在短時間內可以解決的問題,明確責任部門、立即給予解決。深化『聯系農村、服務農民』工作機制,開展了『六個一』幫扶活動,即每季度深入一次聯系點了解工作、為幫扶村聯系和推薦一個致富項目、進行一次專題訪民活動、送一批物資和圖書、解決一個突出問題、每名機關乾部交一位農民朋友。全市80個市直單位與85個村結成幫扶對子,累計投資2000多萬元,幫助農村實施自來水、有限電視、農田基礎設施、村活動場所等項目,維修通村公路85公裡,解決了村民出行難問題。建立信訪領辦制度,明確信訪首問責任人和第一責任人,及時為群眾化解矛盾,解決實際問題,保持社會穩定。針對涉及群眾民生,整改有一定難度,但通過努力可以解決的問題,列入年度工作日程,抓緊解決。投入資金5300萬元,實施『為民工程』,重點解決『上學難、就醫難』問題。啟動了第三中學寄宿樓、人民醫院綜合樓等建設項目,提昇了教育教學質量,改善了群眾就醫環境。新建同江公園、城市東西外環路等重點項目,改造市區主次乾道20餘條,提昇了群眾生活質量。加快通村公路、農田水利、扶貧開發、新農村等項目建設,實現了科學發展群眾受益。針對整改難度大,需較長時間纔能解決的問題,超前謀劃,積極推進,讓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建立大項目重點推進工作制度,積極推進中俄跨江鐵路大橋、風力發電、省際鐵路等大項目建設進度,力爭早日開工建設。采取有效措施,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進程。目前,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4500餘人,轉移土地5.4萬畝,建設現代農業核心示范區15個,推動了農村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

  三是建立督查機制。建立監督員、聯絡員、參議員『三支隊伍』,促進了問題及時有效解決。設立監督員,強化社會監督。聘請45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離退休老乾部、農民代表和社區工作者組成了行風督查隊,對各單位、各部門問題整改情況進行長期監督。隨機組織群眾對整改情況進行滿意度測評,並通過媒體公開測評結果,促進問題有效解決。通過信訪局人民信訪征集辦和市長信訪電話辦收集群眾意見建議,責成相關部門及時辦理,將辦理結果向當事人通報,真正實現群眾滿意。設立聯絡員,加強互動交流。選調機關、企事業單位優秀後備乾部,組成解決制約科學發展難題的聯絡員隊伍。積極參與基層黨的建設,宣傳黨的惠農政策,認真開展談心活動,調動基層乾部職工為民服務的工作積極性。舉辦實用技術培訓班,增強群眾致富本領。目前,全市共舉辦各類實用技術培訓班45期,培訓下崗職工、黨員群眾5240人次,為市民提供致富信息260條,尋找致富項目118個。設立參議員,促進持續整改。把發揮市、鄉兩級黨代表作用作為重點,針對黨員、群眾關注的阻礙科學跨越發展的問題,多思考、多出點子,提出有深度、有價值的議案,當好『參議員』。同江鎮黨黨代表提出發展訂單農業的建議後,鎮黨委主動與蔬菜基地聯系,簽訂3000畝的出口蔬菜種植合同,使126戶菜農年戶均增收5000元。活動開展以來,黨代表共提議案136件,全部辦理結案,群眾滿意率達95%。

責任編輯:邵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