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黑河市積極應對金融危機衝擊全力保增長促發展
2009-08-06 15:26:04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6日訊 黑河市在學習實踐活動中,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突出『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這個最大實踐,發揮區位和資源優勢,推進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

  一、突出重點,夯實更好更快發展的基礎。抓住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實施突破。抓項目保增長。搶抓當前國家和省研究制定新增投資有利時機,積極與國家、省編制的各項規劃相銜接。全力抓好51項重點項目建設,重點抓好投資超億元的重大工業項目、基礎設施項目和改善民生項目,對合盛多晶硅、多寶山銅礦、翠宏山鐵多金屬礦、愛輝風能發電等重點項目,采取向上爭取、銀行信貸、市場運作、招商引資等多種方式籌集資金。加強園區載體建設,吸引關聯度大、帶動作用強的優勢項目進入園區,重點搞好合作區合盛硅業年產高純度金屬硅3000噸項目建設,積極爭取完成愛輝區東岳硅業有限公司年產12萬噸工業硅項目。加強培育新興產業,推進黑河龍江化工公司電石及電石化工產品項目建設,啟動改造北安進發塑料有限公司年產50萬套奧迪V5汽車配件項目。抓大戶保增長。全力抓好35戶重點企業運營,特別是抓好關鳥河水泥廠、興邊煤礦、東興煤礦、黑金洗煤廠等新納入考核工業企業。力爭黑河龍源大黑山風電廠和五大連池奧陸嘉新能源開發公司風能發電一期投產,確保大多寶年處理750萬噸礦石電解銅堆浸廠及采選廠、翠宏山礦業年處理240萬噸鐵鉬礦、黑龍江寶山礦業日處理1500噸礦石金礦項目、興邊煤礦、東興煤礦達產達效。抓民生保增長。抓好就業和再就業,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根據產業發展和崗位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抓好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加大經濟適用住房、廉租住房等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和『一棚一草』改造力度。堅持醫療衛生公益性質,穩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一步提高城鄉社會保障水平,切實保障農村貧困家庭、城鎮困難家庭基本生活水平不下降。抓好重點民生工程建設,加快城市道路、給排水、供熱、電力、污水和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抓農業保增長。圍繞種植業『雙增工程』,抓好模式化栽培和標准化種植。圍繞畜牧業『跨越工程』,抓好『兩牛一羊一鵝』為重點的養殖專業縣(市)區,形成區域化、專業化、集約化生產格局。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引導農民優化種植結構,適當增加經濟作物種植面積。

  二、解決難點,有效遏制一些領域下滑態勢。針對當前經濟形勢,采取定責任人、定指標等措施,確保主要經濟指標不下滑、有增長。全力扭轉外經貿下滑局面。加大溝通協調力度,著力解決俄取消木材、廢鋼等商品布市口岸出口報關權,以及暫停民貿包裹通關業務的問題,爭取盡快取消限制。積極優化貿易結構,以俄市場需求和外貿政策為導向,擴大電子產品、木制品、建材、蔬菜等商品出口和原煤、電力、鐵礦砂等資源產品進口。充分利用歐洲實體企業逐步撤出遠東、國家實施『寬出嚴進』外匯政策機遇期,積極支持一批有實力的企業帶資走出去,參與俄羅斯資源開發和國家重要項目的競投標,建設境外加工基地,拓展新的合作領域。全方位開展招商引資。針對南方發達地區企業『破、關、停、轉』不斷增多,產業、資本、技術加速轉移的情況,開展定向招商、登門招商。進一步增加招商員數量,加大考核和獎勵力度,擴大招商引資成果。積極參與重大招商活動,在哈洽會上,全市共簽訂合同51項,簽約額21.47億元,比上屆增長22%。確立招商主攻方向,突出重點行業、重點區域,帶著項目走出去、請進來,開展好項目、企業對接。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調整完善招商引資政策,用好用足用活政策,協調解決電價、土地等實質性問題。千方百計化解財政收支矛盾。積極向上爭取,深入研究和把握積極財政政策導向,找准切入點,做好做實項目,在生態環保、森林草原養護、水土流失治理、礦山生態建設等方面爭取政策支持。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壓縮行政、用車、出國、招待等費用支出,保證重點支出需求。積極爭取各商業銀行信貸支持,加大對重大項目、重點企業、技術改造、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等方面信貸投資。

  三、培育增長點,增強經濟發展新活力。市委、市政府把培育新增長點作為高增長、快增長關鍵措施,推動成長性好的產業加快發展。力保和提昇工業增速和效益。支持電力企業多發電、快發電,保持電力行業持續發展。推進冶金企業繼續生產,爭取已停產企業迅速恢復生產,擴大工業硅、銅、金、鐵產量。推進黑寶山煤礦等年產30萬噸以上的重點煤礦產量穩定增長,全年煤炭產量達到500萬噸以上。堅持打綠色牌、走特色路的發展思路,積極組織生產特色白酒、山珍產品企業開拓市場,擴大市場份額。緊緊抓住全國乳品行業重新洗牌的機遇,鼓勵北安完達山乳業、龍丹百歲、嫩江辰鷹乳業等龍頭企業發展規模化奶源供應基地。發揮北藥資源優勢,做好中草藥項目的爭取工作。支持三精黑河制藥,扶持嫩江興邦藥業飲片廠加快發展。精心培育以旅游業為重點的新型消費熱點。全力打造旅游支柱產業,以啟動異地辦照試點為契機,激活出境旅游市場。搞好黑河—阿州—薩哈—北冰洋旅游大通道建設,拓展入境旅游市場。抓好精品景區建設,以火山、邊境、古城、民俗、冰雪、知青、紅色等特色旅游資源為依托,引進大型企業集團投資旅游景區建設,重點抓好五大連池風景區SPA城、格球山天池觀賞區和水上游樂區、璦琿歷史文化旅游區璦琿仿古街、孫吳二戰戰跡陣列館的籌建啟動工作,提高旅游競爭力和人氣。全力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加快發展金融、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積極培育試車、會議、度假等新型經濟,擴大外來消費。全力拓展新興消費市場,積極實施『萬村千鄉工程』,圍繞家電下鄉政策,積極開拓農村市場。努力實現民營經濟提檔昇級。大力推進全民創業,加強資金支持,降低創業門檻,扶持創業主體,搭建創業平臺,促進民營經濟整體壯大昇級。通過銀行貸款、企業相互拆借、吸收民間資本等多種方式,暢通融資渠道,多方面彌補民營企業資金不足。積極培育一批有競爭力的民營經濟主體,動態選擇一批民營重點企業的建設項目,通過資金、政策等方面的扶持,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骨乾企業。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