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7日訊 針對流動黨員流動性強,學習實踐活動難開展的實際,虎林市委靈活采取對流動黨員的關懷、激勵、聯帶措施,創新實踐載體,以『凝心聚力,建設第二故鄉』為主題,真情溝通,真誠服務,充分發揮流動黨員作用,確保學習實踐活動不留死角,實現預期目標。
一是落實流動黨員關懷機制,讓外出黨員時刻感受到來自家鄉黨組織的溫暖。對在外工作和學習地址不固定的流動黨員,建立手機信息慰問制度,每逢重大節日通過向流動黨員的手機上發送慰問短信的方式,加強溝通交流。開通網絡學習公共郵箱,定期將學習資料、重大決策、發展要聞等內容發送到郵箱內,讓他們隨時更新學習內容,了解學習動態,與全體黨員同步開展學習活動;對工作和學習地址相對固定的流動黨員,寄發《致流動黨員的一封信》,將市委、市政府的重要決策和重大事件定期告知每名流動黨員,讓他們時時刻刻都能了解家鄉的變化。同時,通過郵寄的方式為每名流動黨員寄去了學習資料,使他們在異地也能同步參加到學習活動中;對於常年在外的流動黨員,通過打電話、發電子郵件等方式定期進行溝通,了解其思想狀況,解決其工作和學習上的困難,讓流動黨員無後顧之懮,安心工作學習。通過定期的溝通交流,進一步加深了黨組織和流動黨員之間的聯系,讓黨員在工作和學習上時刻都能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感覺到家的溫馨,激勵黨員身在異鄉不忘家鄉,處處發揮先鋒模范的帶頭作用。
二是完善流動黨員服務機制,讓流入的黨員身處異鄉時刻感受當地黨組織的親情。建立動態管理機制,完善流動黨員信息庫,在與流動黨員有效溝通的基礎上,定期對流動黨員個人基本情況和技能專長等30餘項信息進行更新,重點掌握有一技之長的技能型流動黨員和經營型流動黨員的信息,建立組織部門與招商局、人纔市場、中介組織、用工單位信息對接機制,為流動黨員搭建就業和創業平臺;組織流動黨員再培訓,由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農委、教育局、人纔中心等多家單位,對流入黨員和部分受金融危機影響返鄉創業的黨員進行技能再培訓,按照流動黨員的實際需要,開設計算機應用、特色種養殖技術、俄語貿易等實用課程,通過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提高其就業和創業本領;建立激勵制度,激發流動黨員建設第二故鄉的熱情,市委把改善經濟發展環境、提高經濟發展能力作為吸引流動黨員投資和引資的重要抓手,通過實施系列優惠政策,開闢了一條龍式的引資服務,處處為流動黨員乾事創業『開綠燈』,制定了《虎林市招商引資獎勵辦法》,對吸引外資落戶虎林和在虎林投資興業的流動黨員及在經濟發展中作出卓越貢獻的給予嘉獎,有效地激發流動黨員乾事、創業、建設第二故鄉的信心和決心。
三是開展形式多樣的聯帶活動,將流動黨員時刻聯系到各級黨組織的周圍。開展結對幫扶活動,采用『二看一幫』的辦法,從細節處著眼,主動聯系流出黨員。市委根據每名流動黨員的家庭背景,制定了詳細的結對幫扶方案,指派責任心強的優秀黨務乾部,與流動黨員結成『一幫一』幫扶對子,在黨員外出流動期間實現『老人幼子有人看護、房屋土地有人看管、大事小情有人幫忙』,用實際行動溫暖流動黨員的心,使其把精力和熱情都投入到工作中。開展手挽手共助活動,幫扶流入黨員動真情、辦實事。針對流入黨員的不同情況,制定了詳細的活動計劃,通過開展支部幫扶、黨員互助、談心解惑等多種有效的載體活動,幫助流入的黨員解決學習、工作和生活上的實際困難,用實際行動來溫暖他們,感動他們,讓他們在虎林也同樣能感受到家的溫暖,一心一意地投身到虎林發展和建設中。活動開展以來,全市共組成『一幫一』幫扶對子40個,為流入黨員解決實際困難120件,解決幫扶資金15萬元,推薦就業崗位3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