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英雄航天員父親當起新農村建設義務監督員
2009-08-14 17:26:47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依龍 韓大偉 朱丹鈺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14日訊 (王依龍 韓大偉 記者 朱丹鈺) 自4月末以來,在黑龍江省依安縣紅星鄉東昇村泥草房改造和『三位一體』沼氣池建設現場,人們每天都能看到一位頭戴草帽、腳穿膠鞋的老人在忙碌。他就是神七飛天英雄航天員劉伯明的老父親劉志生——東昇村新農村建設的義務監督員。

  為改善農村居住條件,讓農民『住有所居』,依安縣雖然不是全省泥草房改造工作的試點縣,但是縣委站在統籌城鄉發展,強力改善民生的戰略高度,審時度勢,做出了『做好泥草房改造,下好改善民生第一棋』的決定,深入實施泥草房改造惠民工程。劉伯明的家鄉——紅星鄉東昇村就是采用新型牆體材料建設的雙保溫抗震節能房。

  去年,東昇村建造了兩棟新型材料的節能房做示范,在沒有任何取暖條件的情況下,仍然能達到零上10多度。節能房冬曖夏涼、抗震防災的種種好處,讓村民們看在眼裡,喜在心頭。開春規劃建設的時候,大家爭先恐後的排隊報名。其中,5屯的農戶實現了整體搬遷,在3屯規劃建設2條街36戶節能環保住房,並配套建設36戶『三位一體』沼氣池。

  一下子要蓋起這麼多的新磚房和沼氣池,沒有一個大家尊重和信任的『自家人』監工可不行。怎樣保證工程的建設質量,如何能讓村民們都滿意,可讓鄉村乾部犯了愁。正在乾部們四處琢磨人選時,劉伯明的父親聽到這事後立即自告奮勇當監工,這下可樂壞了村支部書記張再玉。用張書記的話說,『劉老爺子做事較真兒、愛管不平事,在群眾中有威望,大伙能信著他。』『作為航天英雄的父親到了享清福的年齡,誰都沒想到他能主動來做這個勞神費力的活呀!』當村裡向36戶村民公布打算讓劉志生當監督員時,大家無不拍手叫好。

  就這樣,劉志生起早貪黑的忙起來。早上5點就到了工地,檢查水泥標號、查看建設進度、監督施工質量,直到太陽落山纔回家。

  7月26日,劉志生搬進了縣裡在城內給他買的樓房居住,距離東昇村有20多裡地。村民們都認為這回他到縣裡,不會再為大伙兒監督房子質量了。可是第二天,劉志生騎著電動自行車早早的來到了建築工地。原來,劉志生為了履行對村民的承諾,買了一臺電動自行車作為往返縣城與東昇村之間的交通工具。

  說來也巧,劉伯明的父親和當年劉伯明上高中時一樣,每天行程20多公裡,早出晚歸的往返於這條蜿蜒而漫長的鄉間小路上。不同的是,劉伯明走的是求學路,而他的父親走的是奉獻路。

  兩個多月下來,劉志生掉了幾斤的份量。看著他黝黑消瘦的臉,他的家人們都很心疼,可劉志生卻很欣慰,很滿足。他動情的對記者說:『雖然伯明是我生養的,但沒有國家的培養和家鄉的支持,伯明也不能成為家鄉的驕傲。我年紀大了,體力活是乾不動了,就連我自己也沒想到還能有機會為鄰居們做點事,既然給我了這個機會,我就要盡心去做。有熱就發光,我一定堅決把好質量關,為家鄉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據了解,依安縣按照『撤並自然屯,建設中心村,發展小城鎮』的思路,采取整村推進、整屯推進、建設農民公寓、建設新型牆體材料模式、建設廉租房和分散改造六種模式,今年計劃改造泥草房8700戶,並決定利用3年時間集中力量打好泥草房改造攻堅戰,用7年時間基本消滅泥草房,以便盡快改善廣大農村群眾的居住條件。到目前,全縣泥草房改造已完成主體工程3251戶,其中農民公寓280戶,整村推進328戶,整屯推進399戶。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