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黑龍江9500餘個農技協組織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
2009-08-14 18:44: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高長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全省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建設與發展經驗交流會現場。 東北網記者 高長利攝

  東北網8月14日訊 (記者 高長利)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全省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建設與發展經驗交流會上獲悉,遍布全省各地的9500餘個農技協組織已成為我省新農村建設的生力軍。

  黑龍江省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組織發起於上世紀八十年代,20年來,各級農技協組織不斷適應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在農業技術推廣組織體系及網絡建設、農民組織化程度和社會服務以及農業技術經濟合作等方面,發揮了橋梁和紐帶作用。截至目前,全省擁有各級各類農技協組織9557個,會員75.3萬人。涉及農、林、牧、漁、加工等70多個專業,分布在全省1000餘個鄉鎮,聯系200餘萬農戶,初步形成了種、養、加、產供銷一體化的產業格局。

  多年來,全省各級農技協組織大力開展科技興農活動,推廣農業應用新技術、新品種,發揮上聯科研院所,下聯千家萬戶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農業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同時利用互助互利平臺的服務功能,引領農民學科學、用科學,依靠科技致富,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通過開展『科技致富創高產競賽活動』、『千名農業科技大王進萬家攜手致富活動』,為廣大農民送去科技信息、實用技術和致富技能。

  在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方面,各級農技協組織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推動了由單一分散的農業經營向規模化、專業化的生產方向發展。發揮集約化服務功能,把服務做到田間地頭和農戶家中,開展同業生產技術交流和技術服務,受到了廣大農民歡迎。面向市場架起了農戶與龍頭企業、農戶與市場之間的橋梁,積極引進、消化、吸收適合當地生產,具有較高經濟效益的新品種、新技術,並將其迅速推廣擴散到廣大農戶之中,形成了『一戶帶十戶,十戶帶一村,一村帶一片,興一業』的可喜局面。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