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交通專家『智囊團』對施工帶來壓力提出建議
2009-08-15 08:59:18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孫玉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15日訊 今年,由於地鐵及道路昇級改造等工程的大量實施,哈爾濱市交通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交通擁堵、出行不便等問題持續不斷,社會各界對交通空前關注。針對當前現狀,有何良策能讓交通擁堵狀況得到改善,以保證市民方便出行和經濟社會發展?昨天,交警部門邀請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哈工大、市政設計院、市綜合交通規劃研究所及規劃、建設等單位的權威交通專家,為哈市交通『把脈』會診,研究如何緩堵解堵,並對哈爾濱市今後的交通管理工作提出建議和意見。

  專家組成員:

  羅輯 哈爾濱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教授級高工、副院長

  叢晶瑩規劃局管線處處長

  裴玉龍哈爾濱工業大學交通學院博士生導師

  袁韜 哈爾濱市市政設計院副總工

  白仁硯哈爾濱市綜合交通規劃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副所長

  馮樹民哈爾濱市工業大學交通學院副教授

  靳麟昇市建委重點辦技術處處長

  現狀分析大面積施工是擁堵主因

  ——地鐵施工封道和道路改造大面積施工是哈市交通擁堵的主因

  ——道路增長遠遠跟不上車輛增長速度引發車路供需矛盾

  ——交通參與者素質偏低,交通違法、違章情況過多,人為造成擁堵

  ——交通設施投入不夠,設施不完善,信號燈配時不盡合理

  ——路口渠化工作不夠,很多路口通行能力沒得到發揮

  ——交通管理水平不高,面對突發情況准備不足

  ——停車秩序混亂,佔道停車嚴重,成為制約城市交通有序發展的重要問題

  ——交通處罰力度不夠,交通違章現象嚴重

  ——新手駕駛員上路為復雜路況添亂

  ——學校特別是中小學周邊交通秩序混亂造成擁堵

  ——馬路市場設計不合理,佔道嚴重,使部分支路的分流作用減弱或喪失

  關注熱點:必須下決心加大交通投入力度

  有專家直言,今年的地鐵施工等讓哈市交通加劇擁堵,但致堵的成因並不是突然出現,而是日積月累的結果。施工所帶來的交通『陣痛』只是暫時的,如果哈市的交通發展再停滯不前,5年之後,哈爾濱的城市交通將會癱瘓,甚至成為一座『死城』,這決不是危言聳聽。專家稱哈市到了下大力氣、加大投入發展城市交通的時候了。

  專家建議,政府應根據全市的財力狀況,抓住主次進行投入。如加大交通擁堵點改造的投入;加大對三四類街路整治和改造的投入;加大對交通管理硬件建設和交通設施的投入等。

  信號燈配時按目前交通流量靈活調整

  座談中,有多位專家對道路上的信號燈提出建議。專家提出,目前,哈爾濱市很多信號燈的配時周期是按道路施工前的交通流量設計的,而目前多條道路擁堵嚴重,原來的配時已不適應當前交叉路口的通行能力,造成沒必要的延誤。

  專家建議,交警部門應根據交通流量的不斷變化,對信號燈尤其是一些左轉燈的配時進行優化調整。

  路口渠化應更加科學有效

  專家表示,目前,哈爾濱市許多路段的擁堵問題可以采取投入少、見效快的渠化方式進行解決,如把公路大橋下橋處進行渠化增加車道緩解交通瓶頸問題等。

  專家稱,哈爾濱市對路口的渠化往往是盡量把道路的空間做足用足,但效果有時卻適得其反。應對哈市路口進行全面調查和梳理,對每個區域的路口渠化做通盤考慮,使之更加科學、系統和有效。

  強化停車管理以靜制動

  停車秩序混亂已成為哈爾濱市靜態交通的一個常態,靜態交通解決不好勢必會影響動態交通。專家建議,將停車設施建設與經營作為產業對待;建立多元化投資體制;設立停車場的建設基金;鼓勵建設立體停車庫;制定合理的停車價格;建立停車誘導智能系統,引導停車。

  同時,建議政府成立一個停車產業的管理機構,負責制定地方產業政策及行業管理法規,加強停車設施規劃建設及運營管理,協調停車秩序的執法管理。

  另外,相關部門要嚴格執法,使管理具有實效性,制止違停現象繼續蔓延。應著重注意禁止路內非法停車,對違章者實施拖車作業並罰款。

  建立多個城市中心轉移交通壓力

  近日,哈爾濱市地鐵辦做了一項調查,內容包括各路段交通發生位置和交通流量等,從中可看出哈市居民居住的集中區和車輛擁有區主要集中在二環路以內和沿線,實際交通發生也是在二環內或周邊的城市核心區,造成交通過於集中。

  專家建議,應盡早建設三環路,既可擴大城市面積,又能將人的居住地和工作地向外擴展,起到疏解交通的作用。另外,三環路還能解決穿越城市的交通問題,從而緩解二環及二環以內的交通壓力。同時,要大力發展群力、哈西、平房、松北等新城區,大力發展各項產業,讓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就近解決,降低進入城中心的頻率。

  樹立交警威嚴震懾違法者

  專家表示,交通管理應該兩手抓、兩手硬。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電子監控系統管理交通,另一方面在強調人性化管理的同時,也要加大嚴管嚴罰的力度,提高違章代價,對交通違法者毫不留情,讓違法者『見警色變』,樹立交警的威嚴。

  讓交管部門在重大建設項目中有否決權

  專家建議,應增加交通管理者的話語權,在城市重大建設項目規劃、論證之初就讓交通管理部門參與其中,對交通發展有不利影響的項目,交管部門有權否決。

  同時,應學習先進城市經驗,成立一個跨行業、跨部門的交通委員會,調協處理各項交通相關的問題。

  提高交通文明素質從娃娃抓起

  專家建議,應在日常工作中大力宣傳教育,提高交通參與者的文明素質,且這項工作應在幼兒園、小學就系統開展。此項工作雖不能立竿見影,卻有著長遠意義和長期效應。另外,要加強駕駛員的培訓工作。

  焦點透視:打通七個『關節點』

  焦點一:將透籠街等專業類市場和物流遷移到二環以外;

  焦點二:建議再打通幾條去往開發區的道路,如旭昇街、電塔街、和平路等,從而解決省政府區域的交通壓力。

  焦點三:實施大容量單向交通,如將海城橋改為只許往南崗方向行駛,霽虹橋只往道裡方向等,使功能單一化,提高通行效率。

  焦點四:在文昌橋、李范五花園路段做小型『外科手術』,打掉文昌橋兩側防撞欄,內縮50厘米,將車道劃窄,增加為五車道,為此路段的交通擁堵解決燃眉之急。今後,在此地南北單向匝道建高架橋。

  焦點五:將長壽路、正義路到平房等區域聯接的道路打通,有效分流重交通,以緩解各區域內的交通壓力。

  焦點六:將東、西華苑區域道路拓寬至雙向四車道以上,緩解交通擁堵。

  焦點七:一次性拓寬科研路和東化工路。

  話外音:應對未來交通矛盾需提前規劃

  有專家透露,目前,除地鐵工程不斷進展外,明年開始,哈市還將用3年時間把市區內約300至400條二、三類街路進行改造,因而未來幾年哈爾濱市的交通矛盾會越來越突顯。這就給哈爾濱市各部門尤其是交管部門亮起警示燈:必須提前搞好交通組織規劃,合理組織交通,特別是對哈市周邊道路的分流作用要提前考慮和建設,以應對未來的交通狀況。

  交警部門表示,今後不僅在這樣的『非常時期』請專家來把脈、更要將與專家的溝通交流經常化、制度化,甚至可以采取與專家『結對子』的方式,隨時對交通問題進行會診、研討。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