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5日訊 佔據先發優勢的廣電背景購物公司的利潤率可能受到衝擊,靠購買頻道時間經營的非廣電系統的電視購物公司,商業模式有可能遭遇『致命衝擊』,中國電視購物的一場『強臺風』,即將登陸。
記者從多個渠道證實,廣電總局正在制定一項針對電視購物節目的監管規定;並放開限制、轉而『鼓勵』各省廣電系統自辦電視購物。對於佔據先發優勢、正加快跑馬圈地的廣電背景購物公司快樂購、東方購物等來說,已經微薄的利潤率可能因此受到衝擊,面臨的挑戰『關乎盈虧』。對於橡果國際、七星購物等,購買頻道廣告時間經營、已在境外上市的電視購物公司,其商業模式更有可能遭遇『致命衝擊』。
近年來,橡果國際和七星購物兩家非廣電購物企業,因播出平臺分散、缺乏辨識度,且產品和宣傳方式主打『新奇特』,一直面臨『信任危機』,與『廣電購物』的競爭中後勁不足,2008年分別虧損近2559萬美元和16億港元。
與此同時,電視購物行業卻沒有專門的法規規范,一直限於個案處理、『行業自律』。此次,廣電總局提出,要加強電視購物節目的制作管理,各類電視購物節目應由『合法的播出機構和節目制作機構』制作。『如果最終采取此種監管方法,電視購物廣告中的虛假表述,將會從源頭上得到遏制。』廣電總局在其一份內部刊物上透露。
數位電視購物業內人士透露,廣電總局正在制定一項對電視購物的監管規定,並轉變此前對行業的審批限制,『鼓勵播出機構自主組建購物公司』。據了解,這項規定的征詢意見稿已發給相關單位,目前正根據反饋的意見,進行修訂工作,有望於今年9月份正式出臺。
電視購物初期,東方購物、快樂購等廣電背景的購物企業,歸屬各省、直轄市廣電集團,作為後者的全資子公司,在當地的經營無需過多考慮頻道租用成本。但隨著這些企業的發展,向全國擴張的速度加快,這些企業在外地紛紛采取向當地電視臺租賃經營效益差頻道、播出電視購物節目的方式,頻道租用的成本比重也越來越高。
更令人擔心的是,電視購物租賃電視頻道的做法遠沒有傳統零售商『圈地』那麼穩定,賣場簽訂的門店租賃合同一般期限為20年,電視購物租賃頻道的期限卻僅為半年到一年,合同期滿後,電視臺可以不再續約、收回頻道自辦節目;或者采取競價方式重新遴選該頻道的合作者,價高者得。這些不確定因素都可能導致上述電視購物企業虧損。
據記者掌握的數據,2008年,以16億多元的銷售收入成功衝上行業榜首,快速擴張的快樂購實現了盈利,利潤率2%至3%,約3800萬至5700萬元。雖然快樂購與東方購物都在擴張期,銷售收入上昇很快,但是,一旦頻道租賃成本大幅度提高,兩者本已微薄的利潤空間可能被進一步壓縮,甚至重回『盈虧一線間』。
而對『非廣電』購物企業,尤其是兩家境外上市公司七星購物、橡果國際而言,受到的影響可能是致命的。現在,上述兩家公司主要是向電視臺購買收視率低時段的廣告時間,播出自己制作的購物節目,通過銷售產品獲取利潤。近幾年,購買頻道資源的成本也在迅速提高。『在它們和一些小購物公司的互相炒作中,即使是垃圾時間,廣告價碼也在節節上昇。』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一旦各地廣電都能自辦電視購物,頻道整體租賃出去,對電視臺而言肯定更劃算、更穩定。』如此,該人士稱,『橡果國際可以購買的廣告時間就會大大減少,電視購物企業對頻道資源的競爭更為激烈,廣告價碼也會隨之大幅上昇。』
根據廣電總局一份內部刊物透露的文件內容,橡果國際、七星購物等作為『短片購物節目(電視直銷)』,其播出將納入廣告管理范疇,『整頓內容、規范播出』。東方購物、快樂購等購物企業,作為『居家購物節目(購物頻道)』,要『搞好整體規劃、合理布局』,通過已經實現數字整體轉換的有限廣播電視網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