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1日訊 現在,隨手選擇一個頻道,都會看到電視上一男一女兩位主持人聲嘶力竭地叫賣產品,銷售的產品涉及數碼、珠寶、手表等。近日,市民李先生就受電視購物廣告的吸引,購買了一個數碼相機,然而,拿到手的產品卻和電視上宣傳的相差甚遠,更令李先生氣憤的是『退貨無門』。
7月初,哈市的李先生看電視時被一則『愛拍客』數碼攝像機的電視購物廣告吸引,電視中主持人語氣誇張地說,『遭遇金融風暴,廠家直銷,原價3280元的攝像機僅售299元,限量100部,不但有清晰的攝像功能,還有錄音、電視播放等十幾種先進功能,貨到付款,7天內無條件退款。』主持人還不斷提醒——『僅剩最後15臺。』李先生擔心下手慢了買不到,趕緊撥打了訂購電話。10天後,攝像機送貨上門,李先生看到包裝盒上既無生產廠家、廠址,保修卡也是一片空白。『這臺攝像機連最基本的照相、攝像都不清晰,還比不上手機拍攝的效果』李先生氣憤地對記者說。李先生想退貨,他按照郵包外的售後服務電話聯系廠家,可連續打了一周,對方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19日,根據李先生的介紹,記者在某電視臺看到了這則廣告。『現在,電視上廣告照樣播,主持人每天都在說「快、快、快,僅剩15臺了」。』李先生無奈地說,數碼產品都是『多功能、物超所值』、鑽石都是『絕對真鑽』、手表都是『100%瑞士機芯、限量××塊』,加上主持人不斷重復『震撼超低價』、『最後限量,快快撥打訂購電話』……和各色專家輪番洗腦式的推銷,不少人就鬼使神差地中招了。
隨後,記者以消費者的身份撥打了電視上的訂購電話要求退貨,一男性工作人員稱,『我們只負責訂貨,退貨要聯系客服。』但對方提供的客服電話一直無法接通,當記者再次撥通訂購電話並表明身份時,該工作人員掛斷了電話。
廣告界一名業內人士透露,『大多數電視購物產品成本低廉,關鍵是廣告要說得誘人。加上輪番密集轟炸宣傳,總會有人購買。』他稱,電視購物會不停地炒作一些低成本的概念產品,以新、奇、特的賣點吸引顧客。為規避風險,公司往往采取公司地址和發貨地址分離的措施,藏匿真實辦公地點。一旦出現大規模消費者投訴、索賠,購物公司就會注銷該公司,溜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