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1日訊 近日,記者在哈爾濱市五六家醫院采訪了解到,體檢也有人花錢『代勞』,乙肝檢查『替身』竟索要2000元的好處費。
近日,畢業一個多月的王同學悶悶不樂地告訴記者,就因為自己是一名乙肝攜帶者,纔與一份國有大企業的好工作失之交臂。這位王同學向記者說,他的同班同學大學期間就是乙肝攜帶者,但是他如今卻在一家不錯的單位上班,原因就是他在體檢時找了一位『替身』,雖然花了2000元,但如願地上班了。據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大學輔導員介紹,每次體檢都有學生查出是乙肝攜帶者,並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記者在一些醫院的衛生間、大街小巷的牆上、網絡上,都看到過『乙肝代檢』字樣的小廣告。18日9時左右,通過一則街頭小廣告上留下的電話號碼,記者聯系到一位代檢者,這名男子一接電話就說:『我們這有四五個人,2000元一次。』經過一番講價,這名男子說,『我們保證萬無一失,最低1800元。體檢前先交300元,合格後交齊。』
20日9時左右,在學府路上的一家醫院門診,記者以『馮大慶』的名字順利辦理了門診病歷,工作人員沒有懷疑。在傳染科,醫生給記者開出了『乙肝5項』的抽血單子,整個抽血過程沒有人懷疑記者的假名。記者向抽血的醫生詢問怎麼沒有叫自己的名字時,醫生有些不耐煩地說,『錯不了,錯不了。』
據悉,一般情況下,醫院的體檢單不貼照片,抽血時也是只叫姓名,不用出示證件,這可能給了某些人鑽空子的機會。有的單位為了堵住漏洞,都有專人帶領新員工體檢,監督整個環節。據一位大企業的人力資源部主管介紹,新員工進入單位必須進行體檢,合格後上崗,如果是乙肝攜帶者就只能被『拒之門外』了。
有關人士建議,醫院是否可以通過加貼照片、驗證體檢者的身份證等方式,把好第一道關,杜絕體檢代檢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