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各單位積極推進作風建設活動全面推動學習實踐活動深入開展(十一)
2009-08-28 15:13:51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28日訊 綏化市以突出重點、統籌推進、務求實效為原則,紮實推進作風建設見成效。一是以『百日行動』為載體,促進作風建設深入開展。在全市統一開展了『護農、惠企、利民、戒奢、提效、保暢』百日行動,市(中、省)直110多個部門和單位落實了148項具體工作項目。在『護農』上,檢查生產經銷企業3492戶,抽查農資產品4240批次,搗毀造假窩點5個,立案7起,取締無照經營農資戶20家,收繳扣押假劣農資300餘噸,挽回經濟損失150多萬元;在『惠企』上,為企業爭取技術改造和流動資金貸款貼息500萬元,向重點企業提供信貸資金4.62億元;在『利民』方面,建設廉租房434套,幫扶困難職工9800人,修建58處群眾體育活動和健身場所。在『戒奢』上,制止無實質內容的一般性考察和營利性雙跨團組2個,制止不符合規定購車5輛次以及新建樓堂館所1次,節約資金1100多萬元;在『提效』上,審批項目即時辦結率達95%以上,單項行政審批時間在法定審批時限基礎上全部再縮短20%,環保、建設等重點部門一些審批項目審批時限縮短了30%?50%;在『保暢』上,開展了『政令暢通』、『道路暢通』、『監督暢通』、『信息暢通』四項活動,並取得初步成效。二是抓好兩個結合,作風建設與學習實踐活動、反腐倡廉工作協調推進。把作風建設與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相結合,在科學發展觀主題教育宣講團設置作風建設專題3講,舉辦了『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暨建黨88周年建國60周年大型圖片展』,使黨員乾部增強了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和理解。在調研和分析查擺環節,全市黨員乾部確立作風建設課題936個,共梳理出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乾部作風方面的問題6項365個,征求到意見建議432個,共解決黨性黨風黨紀方面問題244個。把作風建設與落實反腐倡廉任務相結合,納入『雙創一爭』反腐倡廉工作目標考核內容,促進了關作風建設活動開展。三是落實三項措施,為作風建設提供保障。抓領導帶頭。作風建設活動開展以來,全市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乾部帶頭轉變作風,深入企業和農村開展調研,形成調研文章412篇。市委主要領導先後5次主持召開座談會。市級四大班子成員多次深入基層調研,化解難題。開展縣委書記『大接訪』活動20多次,有效化解了社會矛盾。抓協調督辦。將作風建設活動分解到9個牽頭部門和25個責任部門,明確責任主體,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乾部實績考核內容,實行目標管理。建立信息報送、情況通報、問題調處、聯席會議等制度,有效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抓輿論宣傳。在《綏化日報》、綏化電視臺等各類媒體建立專欄4個,累計發稿82篇,被中央、省、市媒體采用30多篇。四是解決四個問題,不斷深化作風建設成果。一是著力解決宗旨意識不強問題。重點開展了『五項教育』,即政治理論學習教育、『新三觀』教育、正面典型教育、警示教育以及光榮傳統教育,幫助黨員乾部樹立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二是著力解決作風不實問題。全市389個部門和單位深入3462戶企業進行走訪調研,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和問題648件次,為企業辦實事、辦好事869件。全市各級領導乾部實施『一線工作法』,組織下基層解決問題工作組90個、438人,解決問題589個。三是著力解決效率不高問題。全面啟動『五治』效能監察和『百日效能監察』專項行動,規范行政行為,促進勤政建設。全市各行政部門重新修訂工作管理制度和服務規范468項3689條,全部進行公開公示,方便了管理服務對象辦事和監督。四是著力解決執行不力問題。在全市紀檢監察機關組建了行政效能投訴中心,受理問題舉報465件次。加強對全市20個重點農業項目、40個重點工業項目、100餘個重點民生項目的監督檢查,共對38個執法監察項目開展明察暗訪和執法檢查995人次,糾正違規違紀問題116個,涉及違紀資金678萬元。公安系統開展了『百日整頓』行動,促進了全市警風警紀明顯好轉。教育系統開展了『剎風整紀』行動,制定出臺了11項相關制度規定,對6個學校、9名教師進行了處理。開辦『行風熱線』節目43期,受理群眾諮詢求助電話416個,督促解決問題164個,群眾滿意率達95%以上。認真實施《綏化市人民政府行政問責制暫行辦法》,查辦不作為、亂作為案件23起,處分處理乾部24人。

  樺川縣以做實、做優、做強『服務』品牌為突破口,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環境。一是做實『現場辦公』服務品牌。實行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縣領導掛點聯系制度。縣領導深入企業現場辦公17場次,協調相關部門,幫助解決了風電場大型機械設備運輸困難、為企業運輸車輛統一辦理通行證件、節約運輸費用等21個難題。二是做優『透明窗口』服務品牌。以縣政務服務中心為核心,『窗口服務』大廳實行窗口接收、窗口辦理、窗口送達運行模式。質監局、工商局、國稅局等14個單位的207項行政許可和服務事項進駐中心。進一步改革審批方式,做到審批時限能減則減,審批費用能取消即取消,最大限度減少企業辦事成本。目前,中心已受理審批事項1167件,辦結1124件。三是做強『人性教育』服務品牌。推行首違不罰制,即企業首次違反相關條例不給予處罰,實行『人性化』教育方式,幫助企業進行整改。對萬福源超市等18家食品生產加工經營企業進行衛生檢查,對初檢查不合格的3家單位給予批評教育,並免費培訓從業人員1400人次,得到被監督單位及從業人員的好評。據統計,上半年全縣各執法單位幫助企業整改問題14個,免除處罰金額達40餘萬元。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