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哈爾濱市民60年間人均收入增長近10倍邁向小康
2009-09-03 07:31:58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姜雪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3日訊 作為全國解放最早的大城市,在60年時光變幻中,哈爾濱市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費結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變化。國家統計局哈爾濱調查隊從城鄉居民生活、消費等方面提煉出一組數字,清晰再現哈爾濱輝煌發展歷程,讓人們從中感受60年來身邊發生的巨變。

  2008年,哈爾濱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88.6元,比1949年增長160.6倍;剔除價格因素,增長9.6倍,年均遞增4.1%。城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0791.2元,比1949年增長119.6倍;剔除價格因素,增長7.9倍,年均遞增3.6%。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960.9元,比1949年增長123.2倍,年均遞增8.5%。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415.9元,比1949年增長71.3倍,年均遞增7.5%。城市居民消費價格比1949年上漲14.2倍,年均遞漲4.7%。

  回顧60年發展歷程,哈爾濱市居民收入從幾十元增加到上百元、上千元、到突破萬元大關;居民生活水平從貧困、溫飽、基本實現小康、再向全面小康社會邁進,成績輝煌,令人矚目。

  1949-1978:擺脫貧困解決溫飽

  1978年,哈爾濱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4.5元,比1949年增長2.26倍;剔除價格因素,增長36.0%,年均遞增1.1%。29年居民收入僅增加204元,平均每年增加7.0元。

  『一五』時期(1953-1957年)是建國後我國經濟建設的第一個『黃金時代』,哈爾濱市被國家列為重點建設城市之一,有13項國家級重點項目在哈爾濱市興建,對哈爾濱市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居民收入有了明顯提高,生活水平有所改善。1957年居民收入達到212元,比1949年增長1.3倍,年均遞增11.0%。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10.6元,比1949年增長1.4倍,年均遞增11.6%。

  1978-2008:改革開放步入小康

  1978年以來,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認真貫徹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各項方針政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搶抓機遇,開拓進取,國民經濟迅速發展,居民收入成倍增長。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294.5元增加到2008年的14588.6元,增長48.5倍,年均遞增13.9%,比改革開放前平均增長速度快9.7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速度為7.1%。

  1988年,哈爾濱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千元大關,達到1100.2元;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萬元大關,達到10064.8元。改革開放30年來,哈爾濱市人民生活走出了傳統的生存溫飽型消費模式,開始向小康社會邁進。

  居民收入渠道日益多元化

  改革開放前,我國實行的是計劃經濟,經濟體制單一,居民收入幾乎全部來自工資收入。改革開放後,我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經濟體制單一的格局被打破,居民收入快速增加,收入構成多元化發展。雖然工資收入仍是城市居民收入的主體,但所佔比重逐年降低;而經營、財產和轉移性收入不斷增加,所佔比重逐年上昇。

  數據表明:工資性收入由1992年的81.1%下降到2008年的57.0%,下降了24.1個百分點;經營性收入上昇了8.3個百分點;財產性收入上昇了2.0個百分點;轉移性收入上昇了13.8個百分點,城市居民收入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

  在投資渠道逐步拓寬的前提下,居民財產性收入來源日趨多元化,股市、房市、期貨、保險等投資,使居民財產性收入大幅提高。2008年,城市居民人均財產性收入366.8元,比1992年增長49.2倍,年均遞增27.7%,佔總收入的比重由1992年的0.4%上昇到2008年的2.4%。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