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圖片新聞  >  經濟旅游圖片
搜 索
紅色之旅活動第2天 美國網友感受中國紅色文化
2009-09-13 19:32:22 來源:東北網  作者:楊禹 邵月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工作人員介紹東北抗聯英雄事跡。東北網記者 楊禹 攝
工作人員介紹東北烈士紀念館。東北網記者 楊禹 攝
大家現場聆聽《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東北網記者 楊禹 攝

工作人員介紹趙尚志英雄事跡。東北網記者 楊禹 攝
工作人員介紹趙一曼英雄事跡。東北網記者 楊禹 攝
中共滿洲省委機關舊址紀念館全景。東北網 記者 楊禹攝

講解員講解鄭律成成長歷程。東北網記者 楊禹 攝
講解員給大家講解鄭律成生平事跡。東北網記者 楊禹 攝
東北網網友在鄭律成生平事跡展館前合影。東北網記者楊禹 攝

美國留學生給鄭律成事跡展館留言。東北網記者 楊禹 攝
美國留學生在鄭律成生平事跡展館前合影。東北網記者楊禹 攝.
鄭律成每天給夫人送花。東北網記者 楊禹攝

網友在東北烈士紀念館合影。東北網 記者 楊禹 攝
美國留學生認真閱讀哈爾濱革命烈士紀念館英文簡介。東北網 記者 楊禹攝

美國留學生用相機記錄感動我們的事跡。東北網 記者 楊禹攝
網友在哈爾濱烈士陵園門前合影。東北網記者 楊禹 攝
網友在紅色之旅行程單上簽名。東北網 記者邵月明 攝

  東北網9月13日訊 (記者 楊禹 邵月明) 13日,『東方紅—太陽昇』紅色之旅啟動第2天,東北網記者、網友一行10人,分別到人民音樂家鄭律成生平事跡展館、東北烈士紀念館、哈爾濱革命烈士紀念館、中共滿洲省委機關舊址紀念館進行參觀、采訪。

  13日上午,艷陽高照,東北網10名網友,包括來自美國的5名留學生,自人民音樂家鄭律成生平事跡展館開始,參觀、采訪了哈爾濱4座帶有『紅色文化』印記的紀念館。來自美國的5位留學生平均年齡17歲,8月末剛剛來到中國,特別喜歡中國文化。正值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他們更想借此機會多了解一下中國的紅色文化。

  8點30分,東北網網友首先來到了人民音樂家鄭律成生平事跡展館參觀,本展館是2009年7月25日建成,網友們現場聆聽了鄭律成的音樂作品《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延安頌》等,展館展有鄭律成彈過的鋼琴、穿過的衣物、用過的茶杯和音樂作品手稿200多件遺物。

  10時,東北網網友前往1948年10月10日開館的東北烈士紀念館。該館館捨是1931年建成的西歐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3層樓房。1933年9月,偽滿警察廳佔用了這座大樓,這裡成為日本侵略者鎮壓中國人民的罪惡場所。抗日民族女英雄趙一曼曾在這裡遭受酷刑後走上刑場。該館館藏文物12000餘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83件;歷史照片、歷史檔案及資料文獻35000餘件。

  11時,東北網網友來到哈爾濱革命烈士紀念館,館內陳列的展品都與哈爾濱有關,即哈爾濱各個歷史時期與和平建設時期,哈爾濱籍的烈士、犧牲在哈爾濱的烈士、在哈爾濱生活或工作過的烈士、上級部門委托安葬在哈爾濱的烈士曾經用過的物品。館中詳列了陳為人、楊靖宇、陳翰章、汪亞臣、朱瑞、蘇寧等50位烈士的光輝事跡。

  13日下午,大家參觀了今天活動的最後一個場館:中共滿洲省委機關舊址紀念館。它是哈爾濱市目前保存下來的唯一舊址。該舊址建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初,是一座典型的木結構俄式平房,三室一廚。1988年經過維修後建立紀念館。中共滿洲省委機關設在沈陽市,1933年夏遷到哈爾濱。同年11月省委常委機關遷走,省委秘書處仍留在此,省委全部重要文件都保存在這裡,省委主要領導常在這裡閱讀文件、研究工作和向各地黨組織、抗日部隊發布指示,是當時我黨領導東北人民進行抗日斗爭的『總指揮部』和文件庫。據介紹,劉少奇在1929年6月至1930年3月曾擔任中共滿洲省委書記。

  結束了一天的行程,大家『疲憊並快樂著』,尤其是5名美國留學生,他們表示,通過今天的參觀,更進一步的了解了中國,了解了中國的歷史,了解了中國人民是如何頑強抵抗侵略者,對這些英雄烈士充滿敬佩。美國網友『丹丹』在給鄭律成生平事跡展館的留言中寫道:『他是一個很好的中國人。』

  相關資料:

  『東方紅—太陽昇』紅色之旅活動小組沿『齊齊哈爾—大慶—哈爾濱—牡丹江—雞西』五市脈絡,縱貫黑龍江省東、西,一路踏訪江橋抗戰紀念館、東北烈士紀念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趙一曼趙尚志紀念館、『八女投江』烈士廣場、楊子榮烈士陵園、馬駿故居和紀念館、侵華日軍東寧要塞、虎林要塞等十幾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完成整個紅色文化發掘之旅。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