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黑龍江省3人入選第26次南極科考 南極科考站招越冬隊員
2009-09-15 10:16:44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李俊傑 任清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15日訊 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中國第26次南極科考隊日前正式組成,黑龍江測繪局將有3名科考隊員隨隊前往南極,參加南極長城站和昆侖站的科考任務。據介紹,第26次南極科考隊將於10月11日從上海出發。

  韓慧軍三赴南極為省內最多

  據黑龍江測繪局極地測繪中心主任吳文會介紹,第26次南極科考隊由268名隊員組成,他們將乘『雪龍』號極地科考船,於10月11日離開位於上海外高橋港區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前往南極,開始第26次南極之旅。

  據了解,黑龍江測繪局共有3名隊員參加第26次南極科考隊,他們分別是韓慧軍、李福生和任宏遠。3人中年齡最大的42歲,最小的33歲。其中第一次參加南極科考的任宏遠作為機械師將赴南極長城站執行越冬任務,直到2011年4月,同樣是首次赴南極的李福生則作為電子工程師,與韓慧軍一同,赴中國南極內陸科考站——昆侖站,執行測繪等科考任務。今年4月剛剛從南極回國的韓慧軍,此次再次踏上征程,這已是他第三次參加南極科考,他不僅是黑龍江測繪局參加南極科考次數最多的,同時,也將是唯一一個先後在南極長城站、中山站和昆侖站工作過的科考隊員。

  『雪龍』號首次配備兩架直昇機

  據了解,在第26次南極科考隊抵達南極後,現在南極中山站執行越冬科考任務的葉成明,將隨科考船赴澳大利亞,再從那裡回國。目前在南極長城站工作的劉文成也將在26次南極科考隊抵達南極交接完工作後,直接乘飛機經由智利回國。

  據介紹,『雪龍』號科考船在今年4月10日返回其母港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後,一直在為新的出征做准備。此次『雪龍』號再征南極,船上將首次配備兩架直昇機。此前,『雪龍』號專門從俄羅斯購進一架卡莫夫(卡32)直昇機——『雪鷹』。此外,『雪龍』號還從哈飛公司租用另一架直昇機。首次配置兩架直昇機的『雪龍』號將如虎添翼。

  昆侖站冬季室外達零下80℃

  據介紹,昆侖站建成後,我國南極內陸考察將從第26次開始每年按期進行,前5年先考慮度夏考察,5年後爭取實現越冬考察。目前,在位於南極大陸冰蓋最高點冰穹A的昆侖站,雖然現在無人值守,但有部分設備已開始運行,包括天文、氣象、空間物理、地震等。

  據介紹,昆侖站的建站工程分兩期,第一期主體建築工程已完成,第二期將由第26次南極考察隊執行,是以發電機組為核心的配套工程。此外,還要興建中山站和冰穹A之間的800公裡中間站,供加油和生活保障之用。此次韓慧軍和李福生參加的內陸隊,除了要完成昆侖站二期建站任務外,還將為在冰穹A建造深冰芯鑽探場做准備。目前,昆侖站已有10個房間20個床位,可容納20人左右度夏。廚房、浴室、餐廳、辦公室和通訊設施,都已建好。

  據了解,從目前的情況看,昆侖站只能用來度夏。因為到了冬天,這裡的室外氣溫達到零下80℃,若是有人駐守,根本無法出站,更不要說外出活動了。所以,一整套生命保障系統對於南極昆侖站而言至關重要。只有當它建成後,昆侖站纔有可能容納越冬隊員。

  南極科考站招越冬隊員

  據了解,為滿足中國第27次南極考察越冬後勤保障工作的需要,國家海洋局日前宣布,將在全國范圍內公開『招募』中國南極長城站、中山站越冬考察人員,這是我國第三次向社會公開『招募』南極越冬隊員。

  據黑龍江測繪局極地測繪中心主任吳文會介紹,此前,我國已先後在2006年和2008年兩次向社會公開『招募』南極越冬隊員。此次提供的南極越冬崗位主要涉及後勤保障工作,包括在長城站和中山站工作的廚師各1人,醫生各1人,發電人員各3人,機械維修人員各1人,水暖人員各1人,通訊人員各1人。去年年末,黑龍江測繪局的劉文成和葉成明隨第25次南極科考隊抵達南極後,作為越冬隊員,分別在南極長城站和中山站執行越冬科考任務。

  據了解,按照計劃,中國第27次南極科考隊長城站越冬崗位的工作時間為2010年12月初至2011年12月底,中山站越冬崗位的工作時間為2010年11月初至2012年4月初。報名人員需滿足以下條件:中國公民;具有良好的品行;經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批准的三級以上專門醫療機構體檢確認,體格健康,心理健康,有較好的自我調節自控能力等。此次選拔僅接受規定格式的書面報名,申報表格可從中國極地信息網下載。

  新聞鏈接

  據了解,卡莫夫直昇機是俄羅斯生產的一種大型艦載直昇機,其性能尤其是載重要優於『直9』直昇機,最大飛行半徑為800公裡,飛行時間為2.5小時,一次能吊5噸重的貨物,搭載16名乘客。由於卡莫夫直昇機采用了雙層對旋螺旋槳的設計,抗風性能較強,能抗20節風速(10米/秒)。此外,機上還配備了GPS、通訊、吊掛裝置、救生等設備。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