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一個外地人的感想:哈爾濱馬路上的車路人
2009-09-15 11:04:3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高志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15日訊 曾在北京《道路交通管理》雜志社做過記者、編輯的高志強今年8月來哈爾濱市參加侄女的婚禮。在感受了哈爾濱陽光明媚的夏天和豪爽朴實的哈爾濱人後,對哈爾濱的交通狀況留下了更深的印象,9月10日他寫了下面這篇文章,並投書黑龍江晨報,對哈爾濱混亂的交通狀況提出意見,衷心希望哈爾濱變得更加美好。我們感覺很多看法即中肯又准確,特全文發表。

  平生第一次去哈爾濱,感觸頗多,其中有幾個沒想到:一沒想到空氣質量這麼好,走下火車的那一刻,天空碧藍、白雲朵朵、陽光明媚,給人一種到了祖國西部享受原生態的感覺;二沒想到松花江的水面那樣乾淨,乘坐游船一上午,我這挑剔的眼光竟沒見到一點垃圾,一位家住天津的同行不由嘖嘖稱奇;三沒想到人是如此無私厚道,像歌曲裡唱的:人人都是活雷鋒。同事價值3千多元的戒指不知丟在何處,待晚上返回居住的旅館時,那位個體小旅館的老板早拿著戒指等候在那裡……

  當然,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也有,首先是交通。

  先說司機。這裡的司機有『三多』:開車時吸煙的多、打手機的多、不系安全帶的多(幾乎百分之百)。開車吸煙、打手機都會影響行車安全,是法律明文禁止的。一次乘坐一輛北京吉普,司機一路上接打手機不斷,有時甚至右手接聽手機,擰著身體左手去加減擋位,車輛一時無人駕駛,令人膽戰心驚。安全帶的功效已被事故多次驗證。有研究表明,正確使用安全帶,可減少45%事故傷亡。與司機交談得知,警察根本不管這些。司機之所以開車吸煙、打手機、不系安全帶,不是他們不怕出事故、不怕死,是交管部門放任所致。沒人管,這些不守規矩的司機的不良習慣漸漸成為自然。

  再說車。

  車也有『三多』:亂停亂放的多,逆行的多,越黃線的多。車輛亂停亂放,停車位不足是主因,其次是管理缺位。道路人為變窄,自然會造成通行不暢。久居京城,看到那裡的車輛極少有軋到黃線的,更難見越過黃線的。而在這裡,車輛大搖大擺越過黃線(甚至雙黃線)逆行更習以為常。特別是堵車時,這種現象非常普遍,你不越線逆行,後面司機會頻繁按喇叭催你,甚至惡語相加。在哈7天,見到的唯一一起交通事故,就是一輛面包車越黃線行駛,對向桑塔納避之不及所至,不按套路行駛早晚會發生事故。

  最後說路。這裡的路是本人所到過的十幾個省會城市裡最糟糕的。之前央視新聞曾報道:哈爾濱市內道路破損率居全國之首。一看,果然。冰凍期長,施工周期短也許是造成這一窘況的客觀原因。筆者認為,問題癥結出在主觀上,管理者難咎其責。破損路多,施工單位打開了場子卻很少見到修路的人。管理部門監管失位,施工單位投機取巧,司機、行人,包括施工路段上的商家叫苦不迭。在其他城市遇到修路,常會見到這樣的橫幅:因道路施工給您帶來不便請諒解。在這裡留意半天卻沒見到一處,按照有關規定修路應該設置的警示標志也很少見。經常能遇到這樣的情況,在一條街上開車走出老遠纔發現前面道路施工,不能通行,只能調頭返回,走了冤枉路。為什麼就不能在進口處擺放一塊『前方施工車輛繞行』的牌子呢?在別處很普通的事情,在這裡居然成了奢望,這真讓人難以理解,不能接受。

  道路交通是一個城市的門面,過客首先從這裡窺見城市管理水平以及城市風貌。哈爾濱市道路交通問題多,使得素有『東方小巴黎』美譽的城市形象大打折扣。

  寫下以上文字,實在出於對哈爾濱的熱愛。期望我魂牽夢縈的這座城市盡善盡美,無愧於她的美譽,讓人們盡享美好生活。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