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哈爾濱供熱室溫擬全天候高於18℃ 呼吁從『溫』到『暖』
2009-09-18 10:34:51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18日訊 就『關於提高居民供熱溫度設定的意見』,省人大常委會征詢了社會各界意見和建議。為保障民生,改善居住條件,黑龍江省擬將『居民居室內六時至二十一時的溫度應當達到18℃以上,其他時間不得低於16℃』,調整為『供熱期限內,保證居民居室內溫度不低於18℃』。

  今年初,省人大常委會開展了《黑龍江省城市供熱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貫徹實施情況的檢查。檢查中了解到,城市居民關於提高法定最低溫度的意見比較集中。針對這一情況,省人大城建環保委員會擬向省人大常委會提出建議,將條例第二十二條第一款修改為:『在供熱期限內,供熱單位應當保證居民居室內溫度不低於18℃,有條件的供熱企業應當保證全天24小時不間斷供熱。』

  昨天,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消協、省供熱協會等各界人士對此紛紛表達意見和建議,『提溫』、『不間斷供熱』成為熱議話題。記者對部分供熱企業負責人進行了采訪,了解到『提溫』的可行性與存在的問題。那些仍居住在分時供暖,冬季室溫達不到18℃的居民,也表達了熱盼這個冬天從『溫』到『暖』的心情。

  社會各界談『提溫』

  『提溫』有助於小鍋爐退出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法規處處長田建軍:現今,冬季室內溫度達到舒適的標准。但要考慮到,原熱費的計量標准在16℃左右,如果提高到18℃,供熱企業的壓力將加大。『有條件的供熱企業應全天24小時不間斷供熱保證居民室內溫度不低於18℃』,使分段供熱的小鍋爐逐漸失去了生存空間,換個角度說,這也利於環保。

  建立第三方供熱投訴渠道

  省消協於伏龍:如果供熱不達標百姓去哪兒投訴?要出臺相應的處罰措施和標准。原始的維權只能向法院訴訟,時間長、成本高,因此迫切需要建立第三方投訴渠道,進行監督,問題纔可能得到有效解決。

  確定供熱不達標處罰標准

  省人大常委會委員郭長軍:責罰相適應,達不到18℃,該怎麼辦?因此,法律剛性有待加強,做到有法可依、違法必究,處罰可操作性增強了,執法力度纔可能體現。『有條件的供熱企業保證全天24小時不間斷供熱』提法缺乏必要的約束力,或要求供熱企業必須24小時供熱,或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重新確定提法。

  達到18℃有一定難度

  哈工大教授方修睦:人的舒適溫度標准為23℃,很有必要把供熱溫度從16℃調整到18℃,從設備、技術等方面看,完全有能力做到這一點。不贊同24小時不間斷供熱,因為從運行角度看,鍋爐應有間歇性,部分企業的鍋爐噸位小,達到18℃有一定難度。

  供熱企業成本將增加

  省供熱協會劉秀玲:16℃提高到18℃,溫度增加不多,但供熱企業的成本和負擔增加不少,特別是部分老國有企業的集中供熱成本壓力加大,設施改造跟不上,建議政府增加供熱基礎設施的投入。

  統籌考慮熱企『提溫』能力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城建處處長王旭:現在哈市供熱企業有千餘家,鍋爐型號繁多,如果24小時不間斷,除集中供熱外,噸位小的鍋爐都不具備條件,因此需統籌考慮供暖企業現實存在的問題。

  防止增溫帶來熱費上漲

  省政府法制委時鵬遠:應賦予供熱行政主管部門行政處罰權,保證其監督各供熱企業必須達到18℃的要求。同時,需注意把好事辦好,供熱單位增加的成本,應積極尋求其他渠道進行消化,防止由此帶來新一輪熱費上漲。

  『提溫』的五大理由

  ●與『國標』一致

  國家《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1999)》要求設置集中采暖系統的普通住宅的臥室、起居室(廳)的室內設計溫度應當不低於18℃,在此情況下,最低溫度16℃的規定已經不符合國家規范的要求。

  ●群眾呼聲強烈

  在條例貫徹實施情況檢查活動回收的用戶調查問卷中,認為理想溫度為20℃以上的佔83.1%,認為理想溫度為18℃-20℃的佔12.2%,認為理想溫度為16℃-18℃(含18℃)的佔4.7%。

  ●經驗證實可行

  1996年8月出臺的條例規定,居民居室溫度晝夜不低於16℃,2005年4月重新制定時,將這一溫度進行了小幅調整,即將全天部分時段(15個小時)提高到18℃。從實施情況看,得到了廣大供熱企業的接受和執行,運行平穩。因此,這次修正,也采取審慎的態度,只進行小幅調整,即將上次修訂未提高的部分時段(9個小時)提高到18℃,按全天24小時平均,僅提高0.75℃。

  ●集中供熱加快

  近年來,黑龍江省大力推進集中供熱工程建設,目前,全省集中供熱率已達50%左右,按照省政府『三供兩治』工作目標,集中供熱率到2010年達到65%,到2012年達到69%。從目前供熱現狀看,黑龍江省居民供熱面積80%以上已達到全天24小時在18℃以上,這都是提高規定溫度的基礎。

  ●參照其他省市

  2004年的吉林省城市供熱條例和2005年寧夏自治區銀川市城市供熱條例,以及北京市供熱辦法(草案)均規定供熱最低溫度為18℃。

  熱企:小鍋爐壓力大

  全省擬提高供熱室溫,供熱企業有何想法?哈物業供熱集團香坊供熱公司安埠分公司楊洪濤經理認為,居民室內溫度不低於18℃,作為集中供熱的鍋爐房,在技術上不存在問題,只是會在燃煤、水電、人工方面增加企業成本,『不會是個小數』。一旦提高了最低溫度,鍋爐相對工作時間提高,會影響使用壽命。

  今年,哈爾濱市集中供熱普及率將達到65%。仍然有35%的分散供熱形式,特別是存在很多小鍋爐。對此,龍房物業供暖公司董事長劉煥友認為,因為同集中供熱24小時供熱形式相比,小鍋爐房是每天分幾次燒爐,一旦提高2℃,鍋爐運行時間將增加幾個小時,也易產生安全隱患。

  市民:希望再熱乎些

  市民王女士哄著不到一周歲的女兒說,有了孩子後,每兩個小時要喂一次奶,半夜停熱後,屋子溫度一下子就下來了,後來買了個電暖器,24小時烘在孩子的床邊,寶寶裹得裡三層外三層。為了孩子,真是希望冬天供暖能延長一段時間,再燒得熱乎點兒。

  在一家設計公司上班的劉先生說,他很多時候到家已是半夜一兩點,屋子裡冷冰冰的,凍得睡不著。家中室溫每天19時左右能達到十八九攝氏度,22時以後越來越冷。

  72歲的李大爺臥病在床3年,兒子兒媳說,老人一著涼就『尿床』,鋪的棉褥棉毯一不留神就濕漉漉的,電褥子也成了隱患。如果供暖溫度昇上來,老人也可以少遭點罪。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