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據黑龍江日報報道,近年來,鶴崗市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積極開展節能減排工作,對老污染企業實施綜合治理,對新建項目嚴格『環評』審批。通過實施一系列循環經濟工程,實現了全部廢水的零排放與循環綜合利用,使礦井水、煤泥水等一些『廢物』搖身一變成了『寶貝』,達到了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雙贏,有效改善了鶴崗市水環境質量。
鶴崗市共有大型煤炭開采企業9戶(1戶露天煤礦),上世紀90年代礦井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年排放礦井水3500萬噸、化學需氧量7000餘噸。『十一五』期間,經淨化處理,全部實現綜合利用,年創造經濟效益3000餘萬元。其中,2006年投產的鶴礦集團峻興水廠,投資2850萬元,日處理礦井水5萬噸,處理後礦井水供興安、峻德等地區居民飲用,年節水2000萬噸,創利230萬元。2008年,鶴礦集團興安煤礦、富力煤礦分別投資2570萬元、1200萬元建成日處理2.4萬噸、0.8萬噸水廠一座,對礦井疏矸水實施深度治理,廢水經淨化後全部用於該集團新建矸石電廠生產用水,年減排廢水1056萬噸,創造經濟效益1000多萬元。截至2008年底,鶴礦集團南山煤礦、大陸煤礦等煤礦礦井水經淨化後,全部回用為鍋爐生產、職工洗浴及所屬洗煤企業生產、生活用水,實現了廢水零排放。
2006年以前,鶴崗市共有煤炭洗選企業25戶,截至去年,洗煤廢水全部實現閉路循環,年減排廢水600餘萬噸,回收煤泥40萬噸,創造經濟效益3540萬元。其中,僅2008年投產的鶴礦集團選煤總廠洗煤廢水閉路循環工程,每年就減排廢煤泥水150萬立方米,減少化學需氧量1.6萬噸,回收煤泥8萬噸,新增利潤總額1225萬元。在治理原有污染企業的同時,環保部門不斷加大新建項目『環評』審批力度。2006年以來,全市新建17戶選煤企業全部采取閉路循環生產工藝,廢水全部實現零排放。
通過對礦井水、煤泥水進行閉路循環、綜合利用,2008年鶴崗市主要納污河流小鶴立河出境三股流斷面水質由2006年的Ⅴ類水體變為Ⅳ類水體,COD濃度同比下降58.14%、懸浮物濃度同比下降26.86%,出境水質最好排名居全省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