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農村實際 堅持特色創新
學習實踐活動試點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東北網9月22日訊 賓縣第三批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試點工作,立足農村實際,突出特色創新,始終圍繞『黨員乾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的總體目標,有效地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了突出成效。
一、把握『五個不同』強化指導,在工作原則上保證實際性
確立了『六宜六不宜』的總體基調,即在環節上宜簡不宜繁,在時間上宜短不宜長,在要求上宜易不宜難,在內容上宜實不宜虛,在方式上宜活不宜板,在指導上宜分不宜統。圍繞這個基調,全縣總的確定了『三問三變』的實踐載體;具體在鄉鎮領導班子中開展了『六帶』主題實踐活動、在普通黨員中開展了『六當』主題實踐活動。經過認真研究,為各自不同的活動對象,確定了不同的活動目標和方法步驟,不搞一刀切。一是主題不同。鄉鎮機關乾部黨員主要以調整思路,強化服務,為民謀福為主題;村級黨組織以『增強凝聚力,推動農民致富,建設和諧農村』為主題;社區黨組織以『思想認識有觸動,服務群眾有作為,社區群眾得實惠』為主題;流動黨員則以『銘記身份,致富思源,共同致富,報效家鄉』為主題。二是問題不同。根據黨組織特點和現狀,分別確定了各層面要解決的具體問題,使活動更具有針對性和實際意義。三是目標不同。針對各層面的職能,確立了不同層面的不同活動目標。如村級黨組織確定的目標是:明確思想認識,增強黨員意識,提昇發展能力,發揮模范作風,夯實組織基礎,促進農村致富;學校黨組織明確了思想理念有新轉變,整合資源有新成效,師德校風有新改善,科學管理有新局面的四新目標;對流動黨員確定的目標是:初步掌握科學發展觀理論,進一步提昇引帶致富能力,進一步強化組織觀念。四是載體不同。村級黨組織以深化村官述職的『六諾一推』活動和在黨員中開展『五個一』活動為載體,社區黨組織以建設『五園』社區為載體,企業黨組織以展示身份、展示形象、展示業績的『三展示』為載體等等。五是要求不同。鄉鎮機關嚴格按照第一批的環節和標准進行,而其他黨組織則根據黨員的文化程度因人而異,不強求劃一,使黨員感到不過高,不為難,能做到,自覺參加到活動中來。
二、劃分『六種類型』區別對待,在活動方式上體現創新性
針對活動單位的實際情況和主要特點,創造性的把全縣鄉鎮參加學習實踐活動的對象分為『鄉鎮機關、農村、社區、企業、學校和流動黨員』六個層面,並針對其不同特點,分別單獨制定活動方案,確定了各自的活動目標、所要解決的問題和方法步驟,分類進行指導。一是指導鄉鎮機關黨員開展學習實踐活動突出高標准。主要是嚴格按照第一批的標准和要求,開展學習實踐活動。二是指導村級黨組織開展學習實踐活動突出農村實際。圍繞『解放思想、促農增收、科學發展、創建和諧』這個主題,組織廣大農村黨員以觀看電教片、聽領導乾部講課、談學習體會等方式,使深奧的理論便於接受和理解。三是指導鄉鎮企業開展學習實踐活動突出三展示活動。將工作指導的著眼點放在發揮黨員作用、提昇企業形象、增加企業效益上,開展了展示身份、展示形象、展示業績活動。四是指導鄉鎮中小學開展學習實踐活動突出教育實際。緊密結合學校實際,針對群眾反映的『三亂』等熱點問題、敏感問題,積極開展『優化辦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服務科學發展,辦人民滿意教育』載體活動。五是指導社區黨員開展學習實踐活動突出『五園』建設。組織社區黨組織開展以打造陽光家園、愛心家園、康樂家園、學習家園、和諧家園為內容的社區『五園』活動,引導社區黨員為轄區居民積極解決實際問題。六是指導鄉鎮流動黨員開展學習實踐活動突出組織關懷。主要通過采取寄送資料的方式組織學習,並堅持把解決弱勢流動黨員的生產生活難題作為活動的重點,讓流動黨員充分體會組織的溫暖和關愛。
三、采取『五種方式』開展學習,在教育形式上突出靈活性
為確保各層面理論學習效果,始終堅持在時間上突出限時性、在對象上突出層次性、在內容上突出簡捷性、在形式上突出多樣性的原則。一是『以幫促學』。與體弱多病的黨員結成『一幫一』學習對子。對年老體弱行走不便的老黨員,以『上門送學』或直接把小組學習地點安排在其家中等形式開展學習活動。二是『以看代學』。針對各鄉鎮文化水平較低的農村黨員,通過集中觀看科學發展觀專題片、縣電視臺科學發展觀專欄以及參觀學習等等,從感觀認知上提高他們對學習實踐活動的認識和理解。三是『以說代學』。對書寫能力較差而有一定語言表達能力的農村黨員,通過討論交流,找差距、談體會、理思路、明方向、話發展。四是『以函送學』。對農村流動黨員,建立聯絡名冊,然後由包保黨員采用電話或信函方式寄發資料,定期聯絡輔導。五是『以訓代學』。對鄉鎮所屬企業學校黨員,通過開展『講一次黨課、做一次輔導』培訓活動,聘請縣委黨校講師,以『流動課堂』的形式,開展學習培訓,增強學習效果。
四、通過『七種渠道』查找問題,在征求意見上實現多樣性
在征求意見、查擺問題過程中,堅持以『誠心納諫、真心亮丑、細心剖析、實心整改』為主線,把『問題找實、根源挖透、措施定准』確定為分析檢查的工作標准。一是深入家中問。村兩委成員主動到農戶家中詢問當地在發展中的存在的主要問題;二是田間地頭訪。帶著課題走田間、上地頭,實地走訪基層百姓;三是召開會議征。分別召開不同層面的座談會,征求對鄉鎮各方面工作上的問題和意見;四是組織手段找。主要是通過召開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廣泛查找問題及癥結;五是上級機關求。以各鄉鎮站、辦、所為主體,分別向縣直各相關部門征求意見;六是服務對象提。信用社、中小學等部門紛紛邀請服務對象和學生家長提意見、找問題。七是設立信箱集。各活動單位均設立了征求意見箱,公布了電子郵箱,廣泛收集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各鄉鎮通過以上七種方式,共查找出6個方面2655條問題,並在此基礎上,以鄉鎮為單位,形成了17篇高質量的分析檢查報告。
五、圍繞『四個方面』進行整改,在解決問題上注重實效性
始終把解決好民生問題作為學習實踐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時間上,把問題整改貫穿學習實踐活動的始終,堅持邊學邊改、邊查邊改和集中整改相結合;在形式上,實行建立臺帳、分派任務、整改銷號、及時公示的方式,進行整改落實。一是圍繞春耕生產,加大幫扶力度。年初,全縣共為1293戶農民解決了春耕種子,為1426戶農民解決了化肥短缺的問題,幫助農戶協調貸款4.36億元。二是圍繞結構調整,拓寬增收渠道。各鄉鎮全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加快主輔換位步伐,大力發展勞務經濟。今年全縣經濟作物面積達到種植業面積的34%,全縣共轉移農村勞動力11萬餘人,累計創收4.55億元。三是圍繞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發展環境。今年我縣投入資金近2億元,整修通鄉、通村公路489.9公裡,改造、新建橋涵43座1017延長米,新打抗旱機電井68眼,新建臨時抽水站12處,植樹造林面積達6萬畝,黑土區治理面積達1.04萬畝,清理垃圾點632處。四是圍繞安全穩定,加強社會管理。針對新形勢下的信訪問題,落實了領導包案和責任追究制度,健全矛盾排查調處機制,做到超前預測、定期排查、及早介入。截止目前,全縣排查解決各類矛盾糾紛900餘件,及時消除了不安全因素,化解了社會矛盾,確保了社會和諧穩定。
六、突出『三個層面』建立制度,在機制完善上做到規范性
在已有管理制度的基礎上,重點在三個層面建立健全了有利於科學發展的機制制度。一是在學風養成上建立制度。制定了嚴格的《賓縣黨員乾部學習制度》,每年至少舉辦兩次理論報告會或專題講座,堅持好中心組集中學習,每年至少舉辦一次讀書會,每年要圍繞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重大課題、影響科學發展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展開專題學習和調研討論。二是在聯系群眾上建立制度。各鄉鎮黨委、政府立足實際,針對服務群眾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強化措施,抓好整改,在加大服務力度、改善服務質量上狠下功夫,在主動服務、優質服務上做好文章,制定了『一年兩下鄉』的工作制度,要求黨員領導乾部,春天要深入到村屯,開展信訪排查、化解矛盾工作;冬天走進百姓家,開展幫扶貧困送溫暖活動。三是在行為規范上建立制度。我縣把加強作風建設與學習實踐活動緊密結合,制定出臺了《賓縣黨政機關乾部行為『八條禁令』》,深入推行行政問責,強化了責任追究。並成立了由多個部門組成的聯合檢查組,對各部門、各單位的作風建設情況開展聯合檢查,及時發現和糾正了黨風政風方面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規范了黨政機關乾部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