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全國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側記 將愛凝聚走的更遠
2009-09-25 13:56:56 來源:東北網  作者:李博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25日訊 題:將愛凝聚,我們會走的更遠——全國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側記

  東北網記者 李博

9月20日晚,第二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表彰頒獎典禮——《道德的力量》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出席頒獎典禮。這是典禮結束後,李長春等領導上臺接見全國道德模范並合影留念。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攝
趙永錄,樺南縣閻家鎮樺木崗村村民。榮獲第二屆全國道德模范稱號 東北網記者李博攝
康金環,中共黨員,勤得利農場23隊工人。獲得第二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東北網記者李博攝
安淑萍,哈爾濱市依蘭縣依蘭鎮康園社區市民,榮獲第二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東北網記者李博攝
齊佳民,哈爾濱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獲得第二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東北網記者李博攝
全國道德模范黑龍江被表彰和提名模范載譽歸來 東北網記者李博攝

  9月20日,第二屆全國道德模范表彰大會於北京落幕,黑龍江推薦10名參評全國道德模范,其中一人被授予全國助人為樂模范獎章,9人獲得全國道德模范提名。載譽歸來,趙永錄用他朴實的話語這樣理解道德模范:『我愛護他們,他們也愛護我,所以我纔能去到北京』。


  貌似簡單的話語,包含了多少感情,這種愛,只有付出與接受的人纔能深深體會到他的分量。

  在現代的社會裡,人與人之間這樣無私的情感還存在多少,在道德模范的光輝背後又呈現出怎樣的缺失呢?大幕落下,依稀可見的是那閃爍的道德光輝和模范們形單影只的背影,社會的大步前行需要道德力量的凝聚,我們究竟能走多遠,不禁反思……

  49年無償擺渡 73歲老人最後的願望只是能修座橋

  21日,全國助人為樂道德模范趙永錄佩戴著獎章和大紅花從北京抵哈的火車上走下,老人見到了相機習慣性地立正站好,雖有些拘謹,但卻掩蓋不了他內心的喜悅與激動,老人對記者說:『我現在心裡特別高興,這次去北京我都說了,將來我不在了,建座橋,讓老百姓平平安安地過河,我不在了,就沒人擺渡了,老百姓咋過河……老人說,橋就快修了,中央臺都直播出去了,橋肯定能修了……』

  趙大爺那幽默純粹的話語還依稀在耳畔縈繞,去到北京,也同時捎去了鄉親們的希望。這樣的希望不知企盼了多少年,對於趙永錄來說,也許是49年吧。老人用自己的青春與愛搭建了這樣一座橋,他不要錢,他說老百姓困難,都沒錢,農民收點糧不易,僱車繞道得花錢,他說要是他不擺渡,有人溺水了,家裡人咋辦。他說每年冬天封河的時候都要自己咕嚕到對岸,試好冰面纔讓村民過河,望著趙大爺凍傷的扭曲的雙手,他卻說不礙事……

  趙永錄24歲開始在河套上擺渡,49年後依然如舊,73歲的他究竟為了什麼呢,老人說,因為沒有橋,老百姓過河我不放心啊。我愛他們,他們也會愛我。

  無法被他人理解 曾一度遭人非議

  隨著一部以黑龍江勤得利農場23隊工人為原型的電視劇《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的播出,康金環漸漸走入了人們的視野,對於29年如一日,無怨無悔照顧一位患有精神病知青的康金環來說,外人的非議與嘲諷曾一度使她十分痛苦,康金環過去是個非常開朗的人,由於照顧李文魁承受著來自家人和社會巨大的壓力。瘋子,傻子,這就是當初鄰居對康金環的唯一評價。

  當記者問起有沒有想到過放棄,得到的回答是,『雖然我們非親非故,但是他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啊,我怎麼能把他拋棄街頭,我的心不允許我這麼做,做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必須說到做到,雖然曾經有那麼多人不理解我,但我無怨無悔,我會照顧他一輩子。

  康金環告訴記者,現在的李文魁病情穩定,恢復得很好,這是她感到最欣慰的事情。李文魁早已是家裡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康金環用這樣愛的心付出卻不求任何回報。

  道德模范中的弱勢群體 誰來關心他們的生活

  依蘭縣依蘭鎮康園社區有這樣一個特殊的家庭,女主人叫安淑萍,今年47歲,沒進門,婆婆就把三個未成年的小姑子扔給她,自己改嫁了;剛剛穿上新嫁衣,家裡就多出了兩個『老公公』,單身的二叔公和殘疾的老叔公;女兒出生後不久,幾經周折治病,最後卻被診斷為先天性腦癱兒;二叔公、老叔公幾年中先後患上腦出血,癱瘓在床;丈夫患有嚴重的心髒病,乾不了重活,全家的主要收入是靠她賣冰棍、賣雞蛋掙的錢……在她的生活中,雖然困難和不幸總是一個接一個地向她襲來,然而,她卻一直用自己的朴實和堅忍,承擔起家庭的重擔,用一個平凡女性的大愛支橕起了一個完整幸福的家庭。

  生活的那份不易與掙紮,對於一個女人來說苦澀的淚水也許是一種釋放,聊天中,記者感觸最深的就是安淑萍對待丈夫、孩子、叔公那份責任與愛,安淑萍說會一直守護這份愛,盡管生活還很艱辛。道德模范是這樣的一個群體,他們身體力行,肩上扛著心裡裝著的始終是他人的平安與快樂,這種大愛的付出得到的又是什麼呢,這樣的模范群體在肩負社會責任的同時還掙紮在生活的不易中。談話中安淑萍一直提到不想給政府和社會增添麻煩,道德模范是光榮的,但在光輝、堅強、付出的背後其實更有一顆需要關愛的心。


  當道德模范成為一顆新星 當全民成為追星人

  一場震撼人心的表彰大會,走上臺前的大都是農民、普通的職工百姓,他們沒有光鮮亮麗的外表,沒有華麗多姿的語言,他們所擁有的是勝過一切愛護的心,在那一刻道德模范如同啟明之星在天的那一方閃亮著光芒。

  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上,趙永錄被很多人認出,紛紛與他合影留念,趙大爺在那一刻似乎成為廣場上的一處風景。趙永錄的事跡,趙永錄擺渡送村民過河的身影,趙永錄三分鍾短暫的關於橋的訴說,表彰大會當晚被億萬人民銘記心中。

  如果有這樣的一群追星人,他們被道德的精神所感染,他們追逐的不是歌星,不是影星,他們追逐的是內心最原始的那份愛的力量。當付出與奉獻成為一種時尚,當全民都在為對方的得失而著想,試問,這樣的一天纔是擁有最美的和諧吧,道德的力量,會將世界照亮。

  將愛凝聚 這就是道德的力量。

  作為一名黨員乾部,本次全國道德模范孝老愛親提名獎獲得者齊佳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說,去到北京參加表彰大會,感觸很深,當看到很多北京市民在天安門廣場爭相和全國道德模范趙大爺握手、問好的時候,作為一名政府公職人員,真的覺得自己做的還不夠。

  齊佳民說,道德是一種責任,對於家庭是小愛,對於社會是大愛,對於黨員乾部,我們就是人民的公僕,將愛凝聚,這就是道德的力量。

  附:黑龍江省推薦『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公示名單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