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依安縣中心鎮興勝村農民李亞明給105畝玉米進行扒皮晾曬。韓大偉 攝 |
東北網9月25日訊 (韓大偉 孫坤 記者 朱丹鈺)同樣是發展種植業,種商品糧和種種子田的效益差距就大了,依安縣中心鎮興勝村今年種植的種子田面積佔全村耕地總面積的80%,可使農民平均增收40%以上。
眼下還沒到秋收,雖然受前期低溫寡照等不利因素的影響,農作物受到了災害,可是興勝村農民都在忙著給種植的玉米種子田進行截頭、扒皮晾曬,使玉米種子盡早脫水,確保成熟度,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收獲了。
興勝村28歲農民李亞明,近幾年一直種植玉米種子,從最初的小打小鬧種植十畝二十畝,今年增加到105畝,說起種玉米種子和商品糧效益的對比,從中嘗到了增收甜頭兒的他說的頭頭是道:『我自打種玉米種子,結婚六年,種五年玉米種子,自己蓋磚瓦房,手裡還有些餘錢花了。今年就是種七?地,每?地最低得出一萬塊錢。玉米種子與普通玉米相比,是它兩倍以上的價格,我們村跟種子公司簽訂合同,市斤1塊兩毛五,普通玉米是五、六毛錢,還得晾乾以後纔能賣。』
中心鎮興勝村有20500畝耕地,他們從2003年開始與海倫市種子公司簽訂回收合同,實驗繁育玉米種子,到今年玉米種子繁育面積達到了9600畝,近全村耕地面積的二分之一。發展速度這樣快,主要是訂單農業銷售渠道暢通,價格有保證,效益好。通過繁育玉米種子一項,今年興勝村預計可實現純收入670餘萬元。今年,興勝村又增加了2000畝向日葵、6000畝大豆良種繁育項目,總面積達17000多畝,佔全村總耕地面積的80%以上,年底預計可實現純收入1000萬元,良種繁育成為了全村農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