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黑龍江新聞網訊 據生活報報道,28日上午,隨著清冽的松花江水奔湧著流進湖內,已經乾涸了5年的長嶺湖開始由萬家灌區泵站抽取松花江水灌注。在不久的將來,這裡將恢復昔日水草豐美、漁歌唱晚的盛景,預計10年內長嶺湖將被打造成市級郊野風景區。
過去:水草豐美魚鳥嬉戲
長嶺湖漁場位於哈市道裡區新發鎮西長嶺前。當日,記者站在長嶺湖邊,遠遠望去,黑漆漆的湖底又圓又大。『這湖距今至少有900年的歷史了,乾涸了5年時間,我們一直盼望著它能恢復以前的面貌。』在注水現場,長嶺湖水產養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姜傳久高興地說,1958年新發人民公社在薛家西溝下游西長嶺築起兩處堤壩形成護坡,起名為長嶺湖,湖東部與匡家相連形成濕地;1963年,由原哈市水產公司建長嶺湖漁場;1982年,重新修壩,整個湖區佔地4.18平方公裡,中心區水域面積2.2平方公裡。長嶺湖地貌為南湖北山,山水相依,動植物資源豐富,是距哈市城區最近的一塊濕地,有『城市之腎』的美譽。
今年已經70歲的新發鎮獨一處村村民李洪餘在長嶺湖邊出生長大,他向記者描述了當年這裡繁盛的情景。『那時的長嶺湖碧波蕩漾,經常有村民劃船游玩,水裡的?魚、白魚、黑魚等非常多,山上不但有桑樹、山李子等十多種野生植物,還經常能見到野鴨和大雁。聽老人說,這裡還有過?子、狐狸出沒。當年我家還開了小旅店,賣過魚,生意很不錯。』
![]() |
注水前湖底是荒地。 |
現在:湖水乾涸成荒地
由於長嶺湖水源主要來自萬家灌溉站引松花江水、天然降雨補給、地表徑流和打井抽地下水補給,從2004年起,因持續乾旱、降水量偏少,城市擴張道路不斷建設致使原有的天然徑流形成和匯入通道被人為阻斷。同時,長嶺湖地區眾多魚塘的建成,地下水過度開采,使得長嶺湖的水補給受到了影響。長嶺湖漸漸乾涸,湖底被開荒種地,湖邊也被人為侵佔。
『這麼大的湖被當成荒地來種太可惜了,還是當年有山有水的樣子好看。』長嶺村村民張桂芝大娘說,自從長嶺湖乾了以後,附近的村民就到湖底開荒種地,沒有被開墾的地塊長滿了野草,魚、野鴨子都不見了,也劃不了船了,雜草叢生的景象看起來很荒涼。大約從今年年初開始,政府部門開始清理湖底,聽說要給湖重新灌水,村民們天天到湖邊查看進度,就盼著來水的這一天。
![]() |
注水後的湖面。 |
將來:恢復濕地自然原貌
日前,道裡區將長嶺湖濕地建設列為該區項目建設年『百項工程』之一,長嶺湖區域水環境的恢復建設是哈市西部水環境改善的前提和水環境建設的基礎,同時也是哈市防御沙塵暴最好的天然屏障。據介紹,長嶺湖濕地建設項目總投資2800萬元,今後長嶺湖水源主要以從松花江提水入湖進行生態補水為主,項目規劃建設周期為9年,第一階段為濕地保護。此次預計用45天左右完成西湖注水工作,其水位將保持在126米左右,形成1.1平方公裡湖面。從明年開始,將向長嶺湖東湖供水。從2011年起,長嶺湖規劃建設也將啟動。預計10年內,長嶺湖將被打造成『一湖一山三區五園一帶』市級郊野風景區。一湖指長嶺湖;一山即長嶺山;三區為生態農業觀光區,西湖以西飲食、住宿活動區,以及濕地功能景觀區。五園為水上游樂園、采摘認耕園、垂釣樂園、濕地植物及水生植物園、農業科技示范園。一帶是濕地野生動物植物恢復帶。
道裡區恢復長嶺湖濕地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戚洪利描繪了長嶺湖注水之後的場景:長嶺湖注水後,湖區環境將得到改善,不但恢復了原有的濕地風貌,改善了城市環境,還將成為一處和松花江、太陽島、天恆山並列的重點風景區。對周邊的旅游、就業、房地產等產業帶動非常大,這些效益將會在長嶺湖恢復後,逐漸顯現出來。